發布日期:2021-12-08
佛門醫宗的千年傳承
在古樹掩映的少林寺山門西側,有一座靜謐的院落。院子正中樹立著一座人體經絡銅像,三座殿堂的門口分別懸掛著上藥堂、禪醫寮、相應寮的匾額。彌漫整所院落的濃郁的醫學因子,昭示著這是一個獨特的所在。沒錯,這里正是少林文化“禪武醫”并重中“佛醫禪藥”的傳承者——少林藥局所在地。
佛教自古與醫學有不解之緣。傳統佛教經典有“菩薩學處,當在五明學處”之說,其中包含了佛教“醫方明”的思想。作為一種超越的智慧,佛教“醫方明”是一種既重身藥、物藥,更重心藥、法藥;既講究醫術,更重視醫德;以解脫生死、超越三界為終極目標的救度法門。
少林醫藥學肇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禪師們基于佛教“醫方明”的理念,采集嵩山地區特有的藥材資源,吸收古人傳承的療法,逐步形成了很多驗方、秘方。加之寺僧們在練武的同時,發現許多功法都具有健身與治療的雙重作用,由此又逐步推演出了內功、推拿、點穴等治療方法。公元l217年,為服務于寺內僧人,也為救治百姓和信眾,時任少林寺住持的志隆禪師創建了“少林藥局”。在不斷發展中,少林藥局由外科而內科、由治療跌打損傷到治療百病,形成了“少林醫藥學”。此后,各地寺院紛紛仿效開設藥局,并尊少林藥局為“中國佛門醫宗”。
在漫長的歷史中,少林藥局積累藥方上千首,醫僧佛醫論著共計百萬字。雖幾經興廢,但他們始終不忘濟世利民之本懷,救助百姓于苦厄中。
獨具特色的少林禪醫
醫學在中國有深厚的淵源。那么,少林禪醫與傳統中醫學有何區別呢?對此,少林藥局的負責人延琳法師有自己系統的見解和論述:“少林禪醫藥在繼承發揚中華傳統醫學理論的基礎上,突出以‘因果’‘禪定’為基本法門,以默照冥想、呼吸、導引、氣血、經絡、藏象等學說為基本理論,運用‘觀想’‘氣化’‘導引’‘點摩’等基本手段進行診斷、治療、調養。其中還結合食療及諸物百草療法配合運用。”
通過延琳法師的介紹,我們懂得了,所謂禪醫和中醫,目的都是為了治病救人,不同之處在于禪醫更重思維修,認為萬事萬物皆是藥,而無上妙藥是心藥。中醫講治病,要通過調和身體,祛除病痛,重在“果”;禪醫則更講要從“因”上下功夫,要去對治“你為什么會生這個病”。
在治療方法上,少林禪醫有獨具特色的三療七修法。三療,即:禪療、功療、食療。禪療,一方面通過運用達摩心法,強調修行以養心為先,進而達到心平氣和、忘我休心的自我修復境界;另一方面,運用佛教因果學說,尋找產生病癥的根源,從因上入手,采取禪家之默照、冥想等修行法門,攝心調身,達到和諧身心、消除病源的目的。功療,即提取少林傳統功夫中的養生功法,如通過練習八段錦、修學《易筋經》和《洗髓經》等,提升精氣神、啟動本體生命之源。食療,即運用佛制九食法等,獲得健康或者治愈。所謂七修,包括:德修——修正觀念,培養道德;功修——修煉功夫,強身健體;食修——尊重自然健康的飲食習慣,養正身體,物味雙參;書修——由書入道,由畫入禪,提升品位與境界,舒展心懷;花修——以花入境,培養悲憫慈愛之心;樂修——五音療疾,融音樂治療與修身養性為一體;香修——分為供香、體香、食香三種,最高境界為識香性、聞香味、觀香型、聽香音,經由香的熏染,提升心靈境界。
現代少林禪醫在繼承中,注重在東方藥師佛精神感召下,結合傳統自然療法,追尋人類醫學的最高境界。作為一種不斷發展的開放體系,少林禪醫注重實際療效,不排斥任何有效的醫藥學經驗和方法;注重弘揚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以佛教的因果論為基礎,追本溯源,不局限于中醫的陰陽平衡療法和西醫對抗療法。
與時俱進的濟世之路
2004年,在中斷近800年之后,少林藥局得以重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提出,“少林寺應走一條與時俱進的濟世醫藥之路,造福億萬眾生”。其后,一步一個腳印,2006年創設少林藥局門診,2008年籌備“少林藥局研究院”,2009年設立“登封少林藥局禪醫功夫學院”,2011年舉辦“首屆中國佛醫高峰論壇”,并堅持連續舉辦,還出版發行《中國佛教醫藥全書》(101卷)。
在“第五屆中國佛醫高峰論壇暨世界傳統功夫養生大會”期間,來自日本、印度,以及我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600多位嘉賓參加會議,時任國家宗教局副局長的蔣堅永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表示,少林寺作為禪宗祖庭,以禪入武,又開創少林藥局,形成了以“禪武醫”并重為特色的少林文化,從真正意義上踐行了“身心和諧”“濟世利民”的人間佛教精神。他希望少林寺在弘揚禪宗文化、推廣少林功夫的同時,深入挖掘佛教思想寶庫中蘊涵的醫藥養生思想,將優秀的佛教醫藥文明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以實際行動為“佛門醫宗”增添光彩。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發言中提出:“少林功夫是一遍一遍練出來的,少林禪是長年累月坐出來的,少林醫方是千百年實踐出來……佛醫就是借助于佛教的‘理、法、方、藥’等理論框架,從身體和心理上對患者進行治療,讓他們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達到養生、養心的目的。”
為了把少林醫藥學發揚廣大,近年來,少林藥局還與北京中醫藥大學、世界自然醫學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醫、佛學院合作,旨在培養僧俗兩用的禪醫人才。同時,“北京中醫藥大學·嵩山少林寺中醫專業佛醫文化高級研修班”也曾舉辦過多期。
初夏的少室山,蒼松翠柏,綠意盎然。絡繹不絕的人群排著隊,走進少林寺的山門。生命像流動的珍珠,在千年古寺前,讓人不禁想到:所謂永恒,正是這生生不息的傳承。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