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剧场-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www.djsdh.xyz

中醫養生學視域中的禪醫食療

發布日期:2022-07-12

字體大小:

釋延無 王志翔 韋大文


食療又名食治、食養,禪醫食療在東方藥師佛精神感召下,融佛教醫方明與中醫食療養生理論于一爐,開創了獨特的禪醫食療療法,繼承經典,發展至今,源流一脈,融會貫通。

藥局門口.jpg

1.中醫食療源流及其與禪醫食療的關系

我國食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周禮·天官》有“食醫”的記載。《黃帝內經》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無毒治病,十去其九”。這里的無毒指的是“藥食”,因其性質平和,無毒安全,故自《黃帝內經》時代起,中醫食療養生學備受歷代醫家推崇。隋唐年間,名醫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單辟《千金食治》專題,指出“安身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隋唐之后,各類有關食療養生的著作相繼問世,如《食療本草》《養老奉親書》《飲膳正要》《遵生八箋》《壽世青編》《老老恒言》《食色紳言》等等。除以上養生類醫籍外,醫食本不分家,各類醫學集成書籍中對食療大都有所論述,如元代朱丹溪引用儒家和佛家經典,在《格致余論》書中卷首即論飲食,其對食養的重視可見一斑,《飲食箴》提出辛熱甘膩之物易使相火妄動,應“節制”與“淡茹”,倡導清淡的素食養生。而佛學思想融入中華文化之后,一些醫家對于佛學中的飲食養生深受啟迪,譬如《食色紳言》將佛典圓融醫理于一體,風格獨特,發人深省。

佛教正式被上層統治者接受并在一定范圍傳播是在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兩晉、南北朝時代,佛教與中國文化開始漸融;隋唐時期,佛教發展迎來鼎盛時期,中國佛教各宗派形成,禪宗自慧能始,成為佛教中國本土化的重要宗派。禪醫溯源于佛教醫方明。佛教醫方明傳入中國以后,豐富了中醫學的內容,佛教“四大”學說(地水火風陰陽氣候)與中醫學“陰陽五行”理論有相通之處,孫思邈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吸收了耆婆氏書中的方劑方藥,其“大醫精誠”的思想也與印度大乘佛教中的慈悲精神息息相關。而中醫學也影響了佛醫,中醫學的養生理念和治未病思想又與佛學“因果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唐代重要文化交流使者義凈、鑒真、空海、最澄等,他們分別依靠佛教文化的傳播而將醫學智慧播撒到西方天竺和東亞日本。禪醫食療吸收了中醫學望、聞、問、切及八綱辯證之法,結合食物四氣五味、升降沉浮之特性及百草之靈性,通過法藥、物藥之圓融,使人得樂于天地之造化,升華至諸靈之頂端,度向般若之彼岸。筆者認為,中醫食療源遠流長,其理論的創立集中體現于《黃帝內經》一書,佛教傳入中國以后,中醫吸收容融了佛學思想,佛學的素食與齋戒影響著中醫食療養生,后世醫家對于食療養生提倡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遠葷酒,薄滋味,勿生冷,勿強食,節嗜欲,定心氣。”禪醫以佛醫為祖,且在發展中漸融了中醫食療的理論和經驗,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禪醫食療。筆者認為,禪醫食療的內容可歸納為茶養,粥養,素菜食療,三者都以養心定性的情志為前提。以下從中醫養生學角度對其逐個分析。

2.禪醫食療的中醫養生學闡釋

2.1茶養

茶養是禪醫食療的精神起點:隨著清水的滌蕩,在茶展茶舒的沉浮中,漫隨著茶香,禪味自然蘊含其中。不要多言,放下煩惱“吃茶去”。茶養是一種清靜苦修、思慮開慧的禪修方式。禪不立文字,卻在乎頓悟的那一剎那;茶空靈、清凈,在茶入口的瞬間,嘗到的是茶,亦不是茶,是禪,亦不是禪。禪茶是否一味,惟品者自知。禪茶追求的是一種體悟,這與中醫倡導“知行合一”與“身體力行”不謀而合,禪茶一味,醫佛一心。

那漫山遍野的茶樹、曲伏壯美的茶園不僅是一道迷人的風光,更延續著那份厚重的禪茶文化。我國是茶的故鄉,可溯歷史久遠。《爾雅》稱茶為“苦荼”;唐代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食經》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自茶文化的源頭起,茶葉就被入藥用。《證類本草》曰:“茗,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止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茶,主下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姜等量。”在唐代,茶養是僧侶靜心修身、參禪悟道的方法,飲茶是佛教寺院每日的例行習慣。唐德宗時,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臺山國清寺研究佛學時,接觸到茶文化,并將茶籽帶回日本,對日本茶道文化的興起影響深遠。

禪茶的內涵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發展,不同的寺院對茶之選取、種植、摘菜、焙制、煎泡、品酌等方面多有不同創造,出現了不同品類、風格各異的禪茶:如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的“大紅袍茶”,浙江靈隱寺的以龍井綠茶為主的“法凈禪茶”,“天竺禪茶”,湖南夾山寺的“夾山禪茶”,嵩山少林寺的“少林禪茶”,等等。

2.2粥養

“粥”在中醫養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這不僅與中國農業的傳統息息相關,也與中醫養生文化密切相關。自《詩經》時代,先人就記載了麥、黍、禾、栗、稻、稷等與谷物相關的詩歌。《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更是將五谷列首位,指出五谷養生祛病的重要作用:“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無畜為益,五菜為充……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五谷指粳米、麻、大豆、麥、黍。《內經》與《傷寒》均有谷類入藥的記載,如半夏秫米湯、白虎湯等。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食治》中指出“安身之本必資于食”,食治類列谷米一項,對薏苡仁、赤小豆,豆豉,扁豆,蕎麥,大麥,小麥等谷類“醫食同源”之品的性味、歸經、功用、主治等做了記述。

佛與粥的淵源甚密,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十二月)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孟元老記錄的北宋都城開封臘八日食用臘八粥的習俗,這一習俗在北宋即成形,而其源頭或許與佛教傳入中國后,寺院在臘八日的施舍有關。臘八粥中的“八”,既是指傳統節日“臘八”,也是一種虛指,可以有八道食材,也可以多于或少于八種,其操作是靈活自主的。

以少林食療粥為例,2008,在少林藥局創建790周年之際,少林藥局在釋永信師父的指導下,嚴格按照禪醫古例,制出了“少林五行臘八粥”,供臘八節供佛及僧眾冬季坐禪時食用。金、元時期的少林藥局保存的古醫方上,記載了“少林五行臘八粥”的秘制法,其主要原料包括米(糯米、黑米、薏米、梗米)、五行豆(紅豆、黃豆、綠豆、黑豆、蕓豆),在此基礎上可加堅果、干果等輔用食材(蓮子、紅棗、百合、桂圓、枸杞、山藥、山楂等)熬粥。其中梗米甘平益氣和胃;薏米又稱意苡仁,甘淡利水,清熱健脾;黑米色黑入腎兼補脾之功;綠豆清熱解毒,益氣除煩;紅豆利水除濕,消腫解毒;黃豆補脾益氣;黑豆補腎活血,利水下氣。米、豆為主類都以健脾益氣為主,輔之以清痰補肺之百合,養心安神之蓮子,養血補腎之枸杞,補脾益腎之山藥,健胃消食之山植等,不僅增加了食材整體的口感,更從五行入手,形成了以補中氣為基礎,綜合調理五臟之功的美味“臘八粥”。

2.3素菜食療

除了茶養、粥養,禪醫食療以適當的蔬菜、水果作為營養的補充,反對用葷(蔥、韭菜、大蒜、薤等辛味蔬菜)腥(各種肉類),主張清淡飲食,適度飲食。

素食調養即是養心、修心。戒殺吃素是免造殺業、積善累德、修身養性的重要形式,是佛教緣起論的重要表達方式。緣起論又名因果論、因緣論、因果律,它是全部佛學的理論基礎,《初分說經》卷下中有云:“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無論原始佛教、部派佛教還是任何時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都以緣起論為其基本理論。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因緣是環環相扣的,食肉是在造殺業,種因得果,食肉的果報在《大乘涅槃經》《楞伽經》《梵網經》《佛醫經》等大乘經典上都有明確的指示,指出了“禁止食肉”的觀點及食肉的果報。《楞伽經》云:“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業俱不善,死墮叫呼獄。”《涅槃經》云:“一切肉悉斷,及自死者。”佛教中認為,吃素能消靜八識田、能暢通氣脈、能讓氣場祥和、能養慈悲心、能安寧身心。而歷代中醫名家均提倡“遠葷酒,薄滋味,勿生冷,勿強食,節嗜欲,定心氣”的素食養生。

中醫養生學認為飲食不節,攝入過多外源肥甘厚味的肉類、油脂等是形成痰濕體質(肥胖癥)的主要原因,可導致濕困脾胃。若脾胃消谷運化功能失調,則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氣血,反為濁膏,轉化為痰濕。表現為濕氣困脾、餐后嗜睡、脾虛不運、痞悶肚脹等;如果病久則會伴隨痰濕內滯、浸淫脈管、血行受阻的血瘀;而病久年長則伴有腎陽虛衰,四肢浮腫,下肢腫甚、津液布散失調等癥狀。現代醫學認為,痰濕體質(肥胖癥)的人體內的代謝功能紊亂,體內內臟脂肪堆積,以至于引發胰島素抵抗,并逐步走向惡性循環的代謝綜合征,代謝綜合征包含了諸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危害在于逐步損害心血管系統,嚴重者甚至導致心臟病、腦卒中、心肌梗塞、腦血栓、癌癥等。

《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中醫“治未病”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個體健康狀態進行全面地系統地管理,它要求人們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階段和層次上預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傳變和復發,全方位、全過程維護人的心身健康。在“富貴病”高發的現代文明中,素菜的食療、食養很好地秉承了這一理念。以少林日常飲食為例,其素菜以青菜、豆腐、面筋、粉絲、精油為主要原料,并雜以金針、木耳、猴頭、海帶、紫菜等配料,這些菜看似平常,常食卻能防病于未然。現代醫學臨床研究表明,素食可以促進心血管系統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降低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有助于體質酸堿綜合,減少引發胰腺炎的概率,降低體內毒素堆積,降低膽固醇含量等等。筆者認為合理地堅持素食,少油少鹽,忌肥膩辛辣,清淡飲食,節制食欲,吃飯七分飽……諸如此類的食療養生方法,是中醫和禪醫共同支持且倡導的一種健康的養生趨勢,在當今社會尤其值得推廣應用。

養生先養心,這里對心的理解有三:其一,指君主之官,乃“心肝脾肺腎”中的“心”,養心則能使心火下行以溫腎水,水火得以交融,使得人體趨于“陰平陽秘”的最佳狀態;其二,指人的情志,包括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養心宜“淡泊”“靜慮”“平和”“守一”,要戒驕戒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體會禪意。其三,指一顆清凈心、真誠心、恭敬心、慈悲心和平等心,在云南昆明的華亭寺內,有一奇特的“十味心病藥方”,它是唐代無際禪師所開,其實就是在告誠世人養心對于養生的重要意義。方中云:“此藥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和氣湯送下。”禪師巧妙地將禪法修心與杏林術語相結合,就是告誡人們養心對于養生的重要意義,可謂用心良苦,妙趣橫生。總之,無論是茶、粥、蔬菜、水果等禪醫食療,其精神寄托于一“心”,若無斯“心”,其形式固然能取得一些治療效果,然而若有斯“心”,且堅定不移,筆者認為其療效可事半功倍、日增月進。

(作者釋延無系少林藥局禪醫;作者王志翔、韋大文供職于河南中醫藥大學。)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