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02-06
達摩(?─536年)又作達磨,為南天竺(古印度)婆羅門種族高僧。南北朝宋末,達摩航海來到中國廣州,初達宋境,后至金陵,大約在北魏明帝時,達摩來到洛陽,魏楊衒之著的《洛陽伽藍記》記載了達摩及其在洛陽永寧寺的情況:“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起自荒裔,來游中土。見金盤炫日,光照云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贊嘆,實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诔蠠o,合掌連日?!焙筮_摩到嵩山收弟子慧可、道玉等,并在嵩山少林寺一帶傳法。后世傳說達摩在少林寺北五乳峰石洞中終日面壁九年。達摩在嵩山傳法時,覺得久傳的小乘禪法已走向沒落,于是他根據大乘的理論,結合北魏當時的社會狀況,初創了以“靜坐修身”為主要修行方法的學說,稱為“壁觀”,即大乘禪宗。達摩的禪宗,以《楞伽經》為傳法經典。他在傳法于慧可之后,離開嵩山,梁大同二年(536年),遇毒而卒,葬于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相傳,達摩精于武功,尤善坐禪功。唐代宗贈圓覺大師號。禪宗興盛后,達摩被尊為禪宗初祖及佛教第二十八代祖師。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