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剧场-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www.djsdh.xyz

心向內緣 輾轉增上

發布日期:2021-08-20

字體大?。?

學誠

IMG_4960.JPG

一、皈依三寶伏煩惱,顯發心地智光明

皈依是學佛的開始。皈依三寶,就是幫助我們樹立生命的宗旨,明了修行的路徑,找到共學的友伴。三寶:佛寶、法寶、僧寶。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兩足尊。兩足即福足、慧足。唐朝宗密禪師的《金剛經纂要疏》中說:“福足,謂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應身,相好圓滿,萬德莊嚴,是為福足?;圩?,謂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圓極真常,滿菩提果,眾智莊嚴,是為慧足?!狈鹗歉5?、智慧的圓滿,皈依佛,就是追求福德和智慧的圓滿。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福德和智慧都是非常重要的,無論缺少哪一個,都會導致痛苦。如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說:“福德、智慧具足故,乃應得佛,何況不離諸佛!以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故,不得如愿。雖行福德而智慧薄少,雖行智慧而福德薄少,故所愿不成。”(卷第二十九)譬如,如果一個人智慧很大,但是沒有福報,各種條件非常缺乏,那么他的生活就會很苦。如果一個人非常有錢、有福報,擁有很多的財富,但是沒有智慧,一樣也會痛苦。如《大智度論》說:“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圣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地、水、火、風)造身,有老病、饑渴、寒、熱等身苦。于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卷第二十三)佛是福德和智慧的圓滿,是一種境界,是人生最高、最圓滿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也是每個人都應追求的一種圓滿境界。儒家《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笨梢哉f,佛就是至善境界的最好代表。如《大智度論》說:“轉輪圣王、釋、梵、護世者,無有及佛,何況諸余凡庶!所以者何?轉輪圣王與結相應,佛已離結;轉輪圣王沒在生、老、病、死泥中,佛已得渡;轉輪圣王為恩愛奴仆,佛已永離;轉輪圣王處在世間曠野災患,佛已得離;轉輪圣王處在無明暗中,佛處第一明中;轉輪圣王若極多領四天下,佛領無量諸世界;轉輪圣王財自在,佛心自在;轉輪圣王貪求天樂,佛乃至有頂樂亦不貪著;轉輪圣王從他求樂,佛內心自樂。以是因緣,佛勝轉輪圣王。諸余釋、梵、護世者,亦復如是,但于轉輪圣王小勝。”(卷第二)

皈依法,離欲尊。遠離欲望,遠離貪欲。世間上的種種問題,戰爭、紛爭、斗爭,乃至社會、自然、身心、個人、家庭、單位、學校的……所有一切問題的發生,都與人的煩惱有關,和人的貪欲、瞋恚、愚癡有關。《成實論》說:“從煩惱生業,從業生苦?!保ň淼谑斗ㄈA經》說:“諸苦所因,貪欲為本?!保ň淼诙┣宄掠穹◣煛斗鹫f梵網經順硃》說:“由有諸欲,助發愛性,種種取舍,執我報人,深生貪取。由貪引取,而生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十使煩惱?!保ň砩希┧宄圻h法師《大乘義章》說:“一切凡夫,多起貪欲,故先明貪。以著欲故,他侵則忿,故次明瞋恚。經言:從愛生瞋、嫉妒等也。是人貪瞋所勞亂故,則欲睡眠,故次明之。睡眠小息,貪瞋還成,嬈動其心,故次明掉。以掉動故,不具前利,于所修善便生憂悔,故次明悔。以掉、悔故,于出離法不能正信,便作是念:‘為有解脫?為無解脫?’故次疑?!保ň淼谖澹?/span>

皈依法的目的就是要對治以貪欲為根本的各種煩惱及其引生的惡業和痛苦。佛法和世間法,其不同之處就在于皈依法能夠對治和調伏我們的煩惱,能讓我們的煩惱熄滅。如《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如天雨能除毒熱、塵穢等障,人民安樂,身意清涼,百卉滋茂,成就果實;如來法雨亦復如是,能除一切煩惱毒熱,眾生安樂,解脫清涼,滋長一切白凈善種,成就果實,令得涅槃?!保ň淼谝唬┮粋€人了解很多佛學知識,并不等于佛法學得好。佛學博士或佛學教授雖然懂得很多佛教的原理,但是不一定能對治煩惱。這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煩惱很多、很熾盛,煩惱沒有辦法得到調伏,就是因為我們佛法還學得不夠,還學得不好。一個人佛法學得好不好,就要看他煩惱心大不大。如果煩惱心很強,煩惱很重,就說明佛法還沒有學好。如果一個人煩惱很少,甚至于最后煩惱都沒有了,這就說明他佛法學得好。我們在學校里學到的是佛學知識,而到廟里則要學佛法。皈依法,就是調伏煩惱。

皈依僧,眾中尊。僧的意思是“和合眾”,代表一個團隊。四位以上的和合比丘(比丘尼)稱為“僧”。四個人、五個人,乃至無量的眾生、無量的個體和合,才名為“僧”。如明朝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說:“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眾?!彼宄钦叽髱煹摹睹罘ㄉ徣A經文句》說:“眾者,天竺云僧伽,此翻和合眾。一人不名和合,四人已上乃名和合。”(卷第一上)為什么要皈依僧呢?就是要把我們個人的生命與眾多出家法師、與許許多多的人連成一體、打成一片,即要向法師和佛陀學習智慧、悲心、愿力以及調伏煩惱的方法、調伏煩惱的能力。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孤立地存在,需要與很多人一起相依共存。因為這個世界是一個緣起的世界、緣生的世界,是無量因緣和合而成的。

只要與佛法有緣的人,都會得到佛、法、僧三寶的攝受。三寶本身有力量來攝受眾生,但是眾生也需要發心皈依。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皈依心,就不容易感受到三寶的力量對我們的攝受。如《佛說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說:“誠心歸命佛,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佛心常憶念。誠心歸命法,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法力常加持。誠心歸命僧,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僧威常覆護?!薄镀刑岬来蔚趶V論》說:“由能救自二種因中,外支或因無所缺少,大師已成,然是內支未能實心持為歸依而苦惱?!保ň淼谒模?/span>

我們皈依三寶、皈依僧團,前提是要把我們的煩惱和主觀意識、我們的傲慢和習氣、我們種種的非理作意和成見以及對立情緒放下。如果我們不能去除內心中種種的固執和成見,佛法就很難學進去,皈依心也很難生起來。當我們心中完全都是世俗的概念時,是不會有皈依心的。正如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說:“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我慢習氣,不可求道。”(卷第二之一)《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說:“諸有情若無惡見及諸慢類,則能歸依如來正法,修習梵行,出生死苦,得涅槃樂。由有見、慢,便不歸依如來正法,失于勝利?!保ň淼谝话倬攀牛?/span>

我們對三寶生起了皈依心、信心,就意味著我們的煩惱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淡化了。每個人的煩惱都是很堅固的,只有不斷培養、熏習我們對三寶皈投依靠的心、對三寶的希求心、對三寶的懺悔心,我們內心的智慧光明才會慢慢得到顯發,人就會越來越調柔,煩惱也就越來越輕。調柔是一種能力,它不等于軟弱。軟弱是軟弱可欺,沒有什么辦法;而調柔則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能夠面對并擔當一切境界的力量。如唐朝慧琳法師《一切經音義》說:“寬柔以敬曰強;不報無道曰強;和而不流曰強?!保ň淼谑模秳佘娀腊儆髻に洝氛f:“行恩行義行賢德,無我無慢無怯弱,真實慈悲可重師,堪作上人出離行。……天然性善言亦善,善人惡人各盡知,他或有過與藏蓋,此等智人世難得。……布施忍辱及明力,調伏諸根語言善,此為圣者真莊嚴,金寶莊嚴如擔重。”

二、落實佛法習三學,六度圓融次第修

皈依三寶后,要學習經、律、論,開發戒、定、慧。

戒就是要規范我們的行為,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佛以前,我們往往有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通過皈依三寶、學習戒律和經典,通過佛法義理的不斷熏陶、深入,我們能逐步在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以及符合佛法的行為規范,這其實就是一種聞、思、修的過程。我們內心有了很好的佛法的等流,外在表現上就會有好的行為和習慣。常常有人認為戒律是一種束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戒律不是來束縛我們的,而是讓我們的行為越來越規范。養成好的習慣,對于我們一生的幸福、事業的成功以及學習佛法的圓滿,都非常重要。如宋朝道誠法師《釋氏要覽》說:“戒:《智度論》云:梵語尸羅,秦言性善。……《優婆塞戒經》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菩薩資糧論》云:尸羅者,清涼義,離心熱惱故;安隱義,能為他世樂因故;安靜義,能建立止觀故;寂滅義,得涅槃樂因故?!保ň砩希┧纬瘍羯品◣煛抖U林寶訓》說:“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行無越思,思無越行,有其始而成其終,猶耕者之有畔,其過鮮(少)矣!”(卷第一)例如,開車必須遵守種種交通規則,這些交通規則不但不是束縛,反而是對司機的保護。只有按照交通規則行駛,養成良好、規范的駕駛習慣,才能保障司機的生命安全,令車輛行駛更加順暢。

進而言之,戒也是對我們生活的規劃。一天有24個小時,如果我們能規劃并落實用8個小時生活、8個小時工作、8個小時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人生就容易取得成就。但在現實中一般人卻往往做不到,經常是生活錯亂、身心疲憊。有些人每天拼命工作10個小時、12個小時、15個小時、16個小時,乃至20個小時,最后不但損害自己的身心,家庭也會發生問題。超負荷工作并非是一個好習慣。反過來,有些人一天到晚無所事事,悠哉游哉,也不是一個好習慣。有些人總想做大事,結果大事沒有找到,小事又不愿意去做,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生命。還有些人認為只有在學校里讀書才是學習,畢業以后就不用再學習了。這些都是對生活、工作、學習的種種錯誤認識而導致的不良的行為習慣。

生活究竟包含哪些內容呢?生活不僅是吃飯、睡覺、穿衣,這些只是生活的一些必要步驟和外在行為。“生”,人生,人活在世上。人的生活中很重要的內容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家人、同事、朋友,等等。例如,到寺廟里參加法會、做義工,大家同在一個佛堂里共事,在一個寮房里休息,彼此之間如何很好地相處呢?這其實就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與人相處的能力、方法以及智慧的培養和獲得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愿意跟很多人在一起,面對的人一多就覺得很厭煩。有的人只喜歡跟某些特定的人在一起,與其他人相處時就很難受。這些都是不懂得無常以及沒有與人相處的智慧與能力的表現。世間的本質是無常,人都是會不斷變化的,面對任何人,我們都應該有一顆利他的心、歡喜的心,這才是應有的相處之道。如《華嚴經》說:“諸業差別無量種,菩薩一切勤修習,隨順眾生不違意,普令心凈生歡喜?!保ò耸碇谌恚┯终f:“菩薩于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佑益?!保ň淼谌澹┎还芪覀兣c什么人在一起,都要能夠把佛法的智慧分享給別人,同時也能夠在相處的過程中增長我們自己的歡喜心,培養我們的功德。這就是佛法,這樣才是有智慧的生活。

工作也是如此。人活在世上只有工作才會有收入,才能養家糊口,才能活下去,工作的同時也是在利益他人。老師、工人、農民、企業家……,雖然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都是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只有眾多崗位分工合作,社會才能有效運轉。因此我們要認真工作,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絲不茍、善始善終、盡職盡業。這就是自利利他,這就是佛法。

一天中還有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在學習世間的知識、文化的同時,也要學習出世間的知識,學習佛法。

每個人一天都是24個小時,為什么有些人很有成就,有些人碌碌無為?為什么有些人對佛法非常受用,對人生充滿希望,生活充滿快樂,有些人卻非常苦惱,天天皺著眉頭?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我們能不能很好地規劃自己的生活。戒,就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規劃。當我們的行為、生活都得到很好的規范與規劃,我們的生命自然就能得到提升。如果不能很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的未來,內心就會對未來一片迷茫、沒有方向感。如果我們連一天的時間都規劃不好,又怎么能夠規劃一個禮拜、一個月乃至一年的時間呢?如此則更談不上規劃我們的一生乃至無限生命了!正如清朝德玉法師在《禪林寶訓順硃》中說:“希求眼下之事而不廣大,懷存茍且之計而無恒心,所以不肯立身行事為一年之規者,豈識亙古亙今、廣大恒久、不生不死之妙道哉?”(卷第四)

戒是規范,那么定又是什么呢?定,不是我們眼睛閉起來,什么事也看不到,什么話也聽不到,什么念頭也沒有。這只是初步階段,不是真正的“定”,真正的定是不被外在的種種境界所動搖。如果人家送你一句好話,你就飄飄然;送你一句壞話,你就暴跳如雷——這些都是無“定”的表現?!岸ā笔莾刃姆浅G迕?,看到、聽到、接觸到的種種境界,內心當中都了了分明,都知道是什么意義,不會被外在的境界所動搖和左右。如《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說:“菩薩十二行修于禪定。何等十二?燋結使行,究竟不發故;正心住行,不隨境界故;……調心行,無不知故;寂靜之行,護諸根故?!保ň砩希┩ǔ?,我們會有分別心,面對境界生起貪、瞋之心,起煩惱,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一想到這個東西對自己有利,就放棄佛法的修學;一想到什么事對自己不利,就不能堅持自己的正見。所有五欲的快樂、利益,與佛法能給予我們的利益相比,都非常微不足道。但我們卻常常沉溺于追求這些蠅頭小利,把這些很小的利益誤認為是佛法的功德,內心根本沒有建立起正確的宗旨,如此則內心中不可能有定。

在一個單位或者廟里,我們往往挑剔上面分配的工作,認為“我一定要去做某事”,如一定要洗碗、洗菜,或者一定去要掃地等等,產生種種分別心,不能很好與別人合作以及接受別人的安排。這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定的表現。如果我們內心中宗旨堅定,在單位里組織安排我們干什么事情我們都會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去做。這樣,將來就會有成就,就很容易得到成長。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往往喜歡貪小便宜,總是不老實,不能腳踏實地去做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宗旨一直在動搖,做一件事情虎頭蛇尾、草草了事。如此怎能成長?怎能成就事業?如清朝胡珽居士《凈土圣賢錄續編》說:“勇猛一時,懈弛一時,是謂人而無恒。譬如雞之抱卵,必其息息不離于卵,俾熱氣相續,方能生育。若今日抱之,明日去之,未有能生者也?!保ň淼诙┻@些都是沒有定力的表現。一切菩薩行、所有的菩提愿,都要有定力才能得以實現?!岸ā本褪亲裾辗鸱ǖ臉藴?,持之以恒地行持,不為外在五欲(粗者財、色、名、食、睡;細者色、聲、香、味、觸)、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順境、逆境所動搖。

明白了戒和定,那么“慧”又是什么意思呢?慧就是判斷力。如《成唯識論》說:“云何為慧?于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卷第五)如果一個人對什么事情都認識模糊,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態度和意見,也不知道該怎么辦,這些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智慧是內心非常清明,看事情非常清楚、準確,毫不含糊,非常有序。很多事做不好、話說不清楚,其實就是因為我們的思維和見解很模糊。人的行為都是由思想決定的。思維不清晰語言就不清晰,行動也就不清明。那思維為什么會不清晰呢?因為內心有煩惱,患得患失。例如總是擔心“話說出后別人會怎么看我”,于是就一直隱瞞自己的觀點,不敢說。這將導致人越來越愚癡。有些人則不同,他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有什么說什么,說話、做事都很清晰、篤定。這樣,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都愿意去找他幫忙,都很信任他。因為這樣的人,如果他會的話就會說會,不會就說不會;自己有能力就幫別人;自己能力不夠時就會想辦法再找別人幫忙。這樣的人,就是內心有智慧的人,是對大家有用的人。反之,一個內心糊涂的人,大家遇到事情就不會去找他,這樣他對大家就沒有價值。在日常生活中,這些都是能夠很容易就看得到的。

倘若我們有了很好的習慣,并能夠持之以恒地堅持,自然而然就能產生智慧,遇到事情就知道該怎么去做。這就是戒、定、慧,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體現和體會的。

從大乘道而言,戒、定、慧可開演為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度,是渡口;度,是過程。江河湖海都有碼頭、渡口,六度亦復如是,它就是六個能度過生死大海的渡口。隨個人善根福德因緣,從任何一個渡口上船,堅持前行,都能攝修萬法,渡越大海。如《攝大乘論釋》(無著菩薩撰論,世親菩薩撰釋)說:“論曰:以能到彼岸故,是故通稱波羅蜜。……世尊或以施名說諸波羅蜜,或以戒名,或以忍名,或以精進名,或以定名,或以般若名,說諸波羅蜜。釋曰:五波羅蜜入一波羅蜜攝,一波羅蜜中則具有六,但以施等一名說之。論曰:如來以何意作如此說?于諸波羅蜜修行方便中,一切余波羅蜜皆聚集助成故,此即如來說意。釋曰:若菩薩于一一波羅蜜修加行,余波羅蜜皆助成此一?!庇终f:“云何說六波羅蜜如此次第?前前波羅蜜隨順次生后后波羅蜜故。復次,前前波羅蜜由后后波羅蜜所清凈故。”(卷第九)

如此,我們從哪個碼頭上船、我們的船已經行駛到什么地方以及怎么到彼岸都非常重要。即我們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是在用什么法、修什么心,現在處于什么位置,學習的境界如何,自己有多大受用……等等,都要非常清楚。對自己的狀態非常清楚,就不會造成學佛法很多年卻仍不了解自己到底學得怎么樣的情況。

佛法中的每一個法相,每一個道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對照、體驗和落實的。佛法不是只談玄說妙,不是僅是一套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不切合實際的概念和理論,而是可以徹底落實到我們生活中的。它能夠與我們的根器、程度、環境相結合,來告知、要求并幫助我們從不同的碼頭上船,直至彼岸。

如《靈峰宗論》說:“學問之道,貴下學上達,所以如來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圖圓頓之名,無力飲河,詎能吞海?”(卷第二之一)“答大佛頂經二十二問:問:既獲法身,復請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豈法身有差別漸次耶?答:法身無差別,差別不離法身;修行無漸次,漸次依于修行。如虛空無遠近,遠近不離虛空;奮飛無漸次,漸次依于奮飛。阿難悟心,即悟無差別性,猶如太虛;所請修行,即是圓行,猶如奮飛。由奮飛遠近,得論漸次差別。若只許無漸次、無差別義,則是以性廢修,昧‘即而常六’(六即: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之旨。且既無差別,亦無無差別可得;無漸次,亦無非漸次可得,如無遠近,亦無虛空。六義既昧,‘即’亦不成。須達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從始至終,皆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圓家之漸,即漸是圓,非漸圓可比也?!瓐A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保ň淼谌皽可皆疲捍俗陔y得其妙,切須仔細用心,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此之謂也!豈似后世講士,妄計積功累行,不明平等法性。又豈似今時狂禪,妄計即心即佛,不知差別義門者耶?”(卷第五之二)

《大智度論》中說:“問曰:何以名次第?答曰:以須菩提意:‘若一切法無所有,初發心菩薩于是空法中,云何能漸次第學?’以是故說次第。諸法雖空難解,次第行得力故,能得成就。譬如緣梯,從一初桄漸上,上處雖高雖難,亦能得至。次第行者,四種行六波羅蜜,如經中說。‘自行檀,教人行檀,贊檀功德,歡喜贊行檀’者,善拔慳貪根,深愛檀波羅蜜,慈悲于眾生,通達諸法實相,以此因緣故,能四種行檀波羅蜜?!敲兴_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先粗后細,先易后難,漸漸習學,名為次第。余五波羅蜜亦應隨義分別,諸法性雖無所有,而隨世諦行為破顛倒故。復次念佛等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是初次第行,以易行易得故。問曰:六念中亦言‘不以色念佛’,云何言易?答曰:有法共行,故名為易。譬如服苦藥,以蜜下之則易。六念義如初品中廣說。六波羅蜜、六念等,柔軟易行,不生邪見,是菩薩次第學法?!保ň淼诎耸撸?/span>

三、莫向外求心希法,團體修學共增上

所有佛法的功德,都要從我們內心中開發,通過學習和實踐佛法來顯發。如《大智度論》說:“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卷第二十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磺蟹卜蛴H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他,贊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三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保ň淼诎耍?/span>

那么如何學習并實踐佛法呢?我們應該常來寺院親近三寶,根據寺院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學習,與同參道友們交流,慢慢感受學習佛法的快樂,以此增長學習佛法的力量,不斷培養、策勵對三寶的希求心。如《優婆塞戒經》說:“若優婆塞常能出至寺廟僧坊,到已,親近諸比丘等;既親近已,諮問法味;既問法已,當至心聽;聽已受持,憶念不忘,能分別義;分別義已,轉化眾生,是名優婆塞自利利他。若優婆塞不能習學如是所說,輕慢比丘,為求過失而往聽法,無信敬心;奉事外道,見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諸宿,是優婆塞不名堅固如法住也?!保ň淼诹?/span>

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說:“發心菩薩先應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從三歸所得功德,皆應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瓎栐唬涸坪蚊麨闅w依佛?答曰:不舍菩提心,不壞所受法,不舍大悲心,不貪樂余乘,如是則名為如實歸依佛。菩提心者,發心求佛,不休不息,不舍是心。不壞所受法者,謂菩薩各受所樂善法、戒行,是行應行,是不應作,若應諸波羅蜜,若應四功德處,如是等種種善法,為利益眾生故,受持修行,不令毀缺。大悲心者,欲度苦惱眾生,為求佛道,乃至夢中亦不離大悲。不貪余乘者,深信樂佛道故,不貪聲聞、辟支佛乘。有是法故,當知如實歸依佛。問曰:云何名為歸依法?答曰:親近說法者,一心聽受法,念持而演說,名為歸依法。說法者,于佛深法解說敷演,開示善惡,斷諸疑惑。常數親近,往至其所,供養恭敬,一心聽受,以憶念力,執持不忘,思惟籌量,隨順義趣,然后為人如知演說,以是法施功德,回向佛道,是名歸依法?!?/span>

對法的希求心非常重要。“希求”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一件好東西、一件非常貴重的禮物、一本非常好的書籍、一件非常珍貴的古玩等,大家都很想得到、很想擁有,這就是一種希求心。為什么會希求呢?因為它很有價值,是“寶”。在世間,如果一個人對學業、事業上的成就沒有希求心,那么他就不會有上進心,就不可能獲得成就。修學佛法亦然,如果對這些佛法的功德、好的境界沒有希求心,就不可能成為佛門中有成就的人,不可能獲得佛法上的進益,更不可能開創出廣大的利生事業。

如《大寶積經》說:“若無智者,愚癡迷亂,彼無慧明,不尊重法。若無尊重,于法不求,雖聞此法,無大明智。法善巧者,于法希求,若聞此法,得大明智。樂大乘者,求人中尊,聞斯法已,得大明智。佛無上智,不思議智,而發趣者,聞皆滿足。樂無礙智,求最上尊,彼聞此法,得大饒益。若有智性,求不思議,彼聞此法,得無上智。若有眾生,求佛道場,轉無上輪,得法歡喜,愛樂精進,于法尊崇,聞離垢法,欣然踴躍。”(卷第二十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言愛法者,謂于此法起欲希求;言樂法者,謂于此法稱贊功德;言欣法者,謂于此法歡喜信受;言喜法者,謂于此法慕多修習。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常能愛法、樂法、欣法、喜法,亦不自恃而生憍舉,故于大有情眾中定當得為上首。”(卷第四十七)

《法華經》中有一個“窮子喻”,非常生動地向我們說明了希求心的重要性?!拔业纫匀喙剩谏乐惺苤T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于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而便自謂:‘于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弘多?!皇雷鹣戎业?,心著弊欲,樂于小法,便見縱舍,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雷鹨苑奖懔?,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于此大乘,無有志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于此無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無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卷第二)

這些道理都很容易明白,但不容易做到。正因為不容易做到,我們才要經常去提策并鼓勵自己,經常串習,這樣我們才能慢慢培養這些好的心態。

綜上所述,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握“莫向外求,輾轉增上”的原則。

“莫向外求”即面對所有的境界我們都要從內心中開發,開發自心的福德和智慧的寶藏。如明朝憨山大師說:“惟心凈土,處處道場;自性彌陀,人人具足。只為塵勞遮障、人我是非,故感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使本來清凈之體昧卻當人,圓滿智慧光明一毫不現。終朝業識茫茫,逐日境風浩浩,但知受用目前,誰解修因身后。故我樂邦教主阿彌陀佛因地發心,厭斯堪忍;立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修十六觀心,心心作佛;令人人知心是佛,豈向外求;使個個了愿即真,盡歸自性。推倒人我之高山,感寶地一平如掌;打破塵勞之幻夢,生蓮華廣大如輪。我心清凈,彼土現成,休教過后追思,只在現前結果。不分男女,總證菩提;但是有緣,皆登寶地。”(《憨山老人夢游集》卷第四十)

蕅益大師說:“佛知佛見無他,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已?,F前一念心性,本不在內、外、中間,非三世所攝,非四句可得。只不肯諦審諦觀,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便成眾生知見。若仔細觀此眾生知見,仍不在內、外、中間諸處,不屬三世,不墮四句,則眾生知見當體元即佛知佛見矣!儻不能直下信入,亦不必別起疑情,更不必錯下承當,只深心持戒念佛。果持得清凈,念得親切,自然驀地信去。所謂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也。此棒打石人頭,曝曝論實事。若要之乎者也,有諸方狐涎在,非吾所知也。偈曰:眾生知見佛知見,如水結冰冰還泮。戒力春風佛日暉,黃河坼聲震兩岸。切莫癡狂向外求,悟徹依然擔板漢?!保ā鹅`峰宗論》卷第二之一)

“輾轉增上”,就是要依靠團體共同修學,互相幫助,利人利己?!斗鹫f華手經》說:“一切世界鮮有眾生為他求利、自利利人,是最為難。舍利弗!且置為他求利,眾生之中能自利者,是人尚難。何以故?今凡夫人欲求自利而乃自傷。何以故?舍利弗!我不見人若侵害他,自不衰惱。是故當知住自利因是則為難。又于是中,自利利他最為甚難?!保ň淼谄撸?/span>

《優婆塞戒經》說:“菩薩摩訶薩具足一法則能兼利,謂不放逸。復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聞,二者思惟。復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憐愍眾生,二者勤行精進,三者具足念心。復有四法能自他利,謂四威儀。復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聞,四者布施,五者智慧。復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謂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復有七法能自他利,謂壞七慢(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善男子!若沙門、婆羅門、長者、男女,或大眾中有諸過失,菩薩見已,先隨其意,然后說法令得調伏。如其不能先隨其意便為說法,是則名為下品菩薩。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樂近善友,二者不樂。樂善友者能自他利,不樂近者則不能得自他兼利。善男子!樂近善友復有二種:一樂供養,二不樂供養。樂供養者能自他利,不樂供養不能兼利。樂供養者復有二種:一能聽法,二不能聽。至心聽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聽則無兼利。至心聽法復有二種:一者能問,二不能問。能問義者能自他利,不能問者則不能得自利他利。能問義者復有二種: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則不能得自利他利。至心持者復有二種: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則不得名自利他利。能思惟者復有二種:一者解義,二不解義。能解義者能自他利,不解義者則不得名能自他利。解義之人復有二種: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則不得名自利他利?!保ň淼诙洞蠓降却蠹洝氛f:“若欲自利利他共利,常當勤求依于善友?!保ň淼谒模?/span>

在運用佛法的過程中,越是幫助他人就越容易進步;幫助別人越多,自己進步就越快。而如果一心只想著自己如何修上去,進步反而會慢,并且容易原地踏步,甚至后退。所以,我們要培養這樣的發心和認識,即在團體中要互相幫助、共同促進、和合增上。如《優婆塞戒經》說:“自利益者,不名為實。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為利他故,于身命財不生慳吝,是名自利。菩薩定知若用聲聞緣覺菩提教化眾生,眾生不受,則以天人世樂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薩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如是菩薩于法、財中生貪著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保ň淼诙?/span>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說:“菩薩于純自利應知、應斷者,謂為己樂,求財受用;或為吝法,于佛菩薩所說教法追訪受持;或為生天受天快樂,受持禁戒,發勤精進,修習定慧;或求世間有染果報,為世財食,恭敬供養諸佛制多(支提,塔廟);或貪利養,為利養故,自說種種無有義利不實功德,誑惑于他,招集利養;或欲貪他作己僮仆,為驅使故,非法攝眾,不如正法,矯設方便拔濟有情,令于他所免為僮仆,還自攝受為己僮仆;拔濟有情令脫系縛,還自拘執成己事業;拔濟有情令于他所解脫種種治罰怖畏,還自攝伏令懼于己;若諸菩薩耽著諸定現法樂住,棄舍思惟利眾生事,當知此等名純自利。菩薩于是純自利行應知、應斷。若諸菩薩或悲為首,或為回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于一切時修施、忍等,當知是名自利共他。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余一切與彼相違所有自利諸菩薩行,當知皆名自利共他。菩薩于此應勤修學?!?/span>

“此中菩薩于純利他應知、應斷者,謂以邪見修行施等;以無因見及無果見毀犯尸羅,遠離正行為他說法。若諸菩薩于諸靜慮善巧回轉,已超下地而更攝受下地白法,謂彼已能安住靜慮,由悲愿力舍諸靜慮,隨其所樂還生欲界。又諸菩薩已得自在,于十方界種種變化,作諸眾生種種義利。又諸牟尼自事已辦,依止如來力、無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遍于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當知此等名純利他。如是所說純利他行,菩薩于前所說二種(以邪見修行施等;以無因見及無果見毀犯尸羅,遠離正行為他說法)應知、應斷,于余所說純利他行多應修學。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余一切與彼相違所有利他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菩薩于此應勤修學。”(卷第三十五)

《別譯雜阿含經》說:“具足幾法能自利益,亦利于他?佛告之曰:若能具足十六支者,如是之人,能自他利。自生信心,教人令得;自行受持,教人受持;自行舍心,亦復教人令行舍心;身自往詣僧坊塔寺,亦復教人往詣僧坊親近比丘;自能聽法,亦復教人令聽正法;自能受持,亦復教人令受持法;自解義趣,亦復教人解其義味;自如說行,亦復教人如說修行。若能具足十六支,此則名為自利利他。如斯之人,若在剎利眾,若婆羅門眾,若居士眾,若沙門眾,隨所至處,能為此眾作大照明,猶如日光除諸暗冥?!保ň淼诎耍?/span>

來源:法音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