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3-15
大雄寶殿在古代又稱三世佛殿、琉璃大殿,通常簡稱為大殿、正殿、寶殿等。居寺之中部正位,是全寺佛事活動中心。據唐《少林寺碑》“山間寶殿”“妙樓香閣”等記載,大約從唐代起已在今址建造宮殿式的常住院,同時,也有了寺中的主殿和各類樓閣建筑。大雄寶殿原殿重建于金大定九年(1169年),元、明、清歷代都曾對大雄寶殿進行過整修。1928年毀于兵火。
1984年,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根據現場勘測資料、毀前有關照片以及老僧的回憶,設計重建,1986年告竣。新建的大雄寶殿是在原址上,完全按照原有柱子、墻體、佛臺、前后門、月臺等的位置和尺度,進行復原設計并建造的。
大殿面闊5間(21.05米),進深4間(15.08米),通高21.49米,為重檐歇山頂建筑。殿內金柱下麒麟柱頂石、獅子柱頂石各一對,皆用整石雕刻而成,高達1.42米,身長2米,式樣與毀前相同。
門匾“大雄寶殿”四字由趙樸初賜題,兩側還有唐玉潤書的對聯。殿內供奉三世佛像,正中為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像高3.7米,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又稱“大醫王師”,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及二弟子泥塑佛像。佛像端莊肅穆、耐人尋味。其兩側新塑菩提達摩像及緊那羅王像與其他寺院有所不同,具有明顯的少林寺文化特色。東、西山墻邊的神臺上塑十八羅漢像,人物形象生動,姿態各異,表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殿中神龕后又塑了綠竹觀音像。
殿前月臺及邊沿的石柱基本為原物。正面垂帶欄桿下端放抱鼓石處,用一龍一虎代替了抱鼓石,形式罕見,東西南三面設有踏跺、石欄桿、柱頭、欄板雕刻著富有地方特征,藝術價值較高的圖案,雕工精致,是寺內重要石刻作品之一。在大殿的月臺下存有諸多少林寺名碑,如唐代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元代的“圣旨碑”、清代的“重修千佛殿碑”等。月臺下正中還有高約10米的鐵制寶鼎,共3級,為佛歷二五三四年(1990年)鑄造。在大雄寶殿前原有一棵五人才能合抱的高大漢柏,可惜于1928年被大火燒死,已無存。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