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3-15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巖雨,發我夜窗吟。”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歷游少林寺時即以方丈室為行宮,故又稱“龍庭”。該室初建年代約為明初,經歷代維修,現存建筑為清代遺物。
今室內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時信徒贈送的雞血石“佛祖講法”浮雕,北壁內側置少林寺傳代世系譜,東側放置的是彌勒佛銅像,墻上掛有“佛門八大僧圖”、“達摩一葦渡江圖”。室內還有1980年日本贈送的銅質達摩像。
方丈室正西為方丈退居,坐北向南,面闊三間,出前廊,為硬山式建筑。方丈退居是離任后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對聯“少室山下禪林靜,五乳峰前鐘磬悠。”東寮與西寮,在方丈院東、西兩側,為方丈院的東、西廂房,各為面闊五間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執事僧起居和處理佛事活動的場所。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