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剧场-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www.djsdh.xyz

鞏義慈云寺

發布日期:2016-03-04

字體大小:

釋源祖庭慈云寺

青龍山慈云寺位于河南省鞏義市大峪溝鎮,這里四山旁圍、一水中流、峰戀聯亙、林木掩映。五十三峰簇擁的慈云寺,呈現出無比的莊嚴圣境。古稱大白馬寺、大慈云寺、釋源、祖庭。俗稱上寺,青龍山于嵩山一脈相承,明初河南知府虞廷璽撰文稱其“少林共祖、白馬同鄉”。

慈云初春

慈云寺初建于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據寺內碑刻載:“東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騰、竺法蘭始于洛陽鴻臚寺譯經,既而云游其山,因其山川之秀,遂開慈云禪寺”。先是永平三年(60)“漢明感夢”,夜夢金人“謂此聲教(佛法)當流被此土”,永平四年,明帝即遣使團一十八人西尋佛法,至天竺國,迎高僧迦攝摩騰、竺法蘭以及佛舍利、梵文經(四十二章經)、佛畫像以白馬馱載而還,于古都洛陽鴻臚寺(今白馬寺)翻譯經卷。二圣僧閑暇之余云游至青龍山,見其山川秀麗,藏玉兔、列金龜、穹窿高聳、玉潤云祥,有若盤龍欲飛之狀,即鎮冥龍、降妖蛛,二老談經,預知佛法將應機此處,隨首開慈云古剎。寺中古碑亦屢記載,此寺為“釋源祖庭”概不虛妄也。

青龍山慈云寺為“華夏第一寺”,歷經滄桑,幾度興廢,該寺經“漢、唐、宋、元、明、清敕建重修”。尤其是在唐貞觀二十三年,玄奘法師也奉敕重建慈云寺,從西域帶回《釋迦如來雙跡靈相圖》供奉寺內,并于此開演大法。寺內還有珍貴碑刻《青龍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勝境之圖》,詳細的標注了五十三峰簇擁的慈云寺勝境。慈云寺在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宋太祖趙匡胤曾封慈云寺為“華夏第一風水寶地”。到了元代,由于戰亂和荒災,曾一度荒廢。故又再次奉敕重修。吳承恩寫《西游記》亦是成書于此。2003年至今,《西游記》學術研討會曾在慈云寺召開了3次會議。明初時有高僧南宗順駐錫慈云寺后再次重修,更是規模宏大,捐施僧眾、信士、官員涉及全國十一個省府,極盛時期寺內殿堂櫛比,金壁輝煌,僧五六百人,香客如云,紛至沓來。古碑載:“時規模不減丹丘蓬萊、亦不減武夷九曲”、“雖遠公之住廬山,達摩之居少室,大顛之臨南海,其勝會叢林,亦不多讓也”。被譽為“鞏南之勝概,叢林之第一”、“中州第一寺”。與少林寺、白馬寺、法王寺并稱中州四大寺,嵩山古剎法王寺有碑亦稱“嵩山之陰有慈云寺`````為佛教入中國作寺之始”。有古碑銘曰:“少林共祖,白馬同鄉”。少林寺與慈云寺大有淵源,少林寺第二十六代住持曾到慈云寺收徒授藝,住持慈云道場,少林功夫又從慈云寺遍及天下。

 慈云夜景

古老的慈云寺,經歷了近兩千年的歲月滄桑,一直延續至今。。寺內現存的碑刻,無論就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可以當作珍貴的旅游資源加以保護。有一通明碑上刻有“青龍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呈現境圖”,四周群峰,萬壑爭流,摩騰、竺法蘭遙立青龍峰顛。飄飄欲仙,慈云寺平面圖線刻在碑的中間,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建國后,位于深山幽谷,風景秀美的慈云寺遺址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1963年被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文物、古建、森林等各方面專家對青龍山及慈云寺作了全面調查,發現隋、唐、元、明、清時期古建、石刻、摩崖等文物數百件(處),僅碑刻就50余通、塔銘四十余塊,其中隋代造像幢、雙足靈相圖、五十三峰圖和唐代古塔等尤為珍貴。寺院周圍原始次生林面積百余平方公里,林木等各類植物109科、377屬、639種。                        

如今,政通人和。慈云寺自2000年11月得到政府登記開放。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當地信士崔光顯對慈云寺進行了初步修繕。殊勝因緣,于2001年農歷四月初八佛祖誕辰日舉行盛大的千年古剎慈云寺道場復興大典,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晉院嗣座方丈,駐錫慈云寺。歷時10年,慈云寺先后修建了三門殿、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華嚴閣、白衣閣、方丈室、禪堂、藏經閣、百余米的碑廊,重要碑刻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慈云寺恢復了晨鐘暮鼓,建制了寺院僧眾規約,傳承少林宗風,研習武術、養生、梵唄、書法、禪修、講經布道,祈福、超薦佛事。僧眾修證有序,道場清凈莊嚴。崇尚“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弘揚佛法、利樂有情”。古老的慈云寺恢復為一座建制齊全的大叢林。          

 映像慈云

2003年,鞏義市佛教協會在慈云寺成立。也是因為有了慈云寺,10多年來鞏義市佛教信徒由原來的300余人,發展的現在的20000余人。寺中經常組織僧眾和信教群眾學習黨的宗教政策,教育他們愛國愛教,遵紀守法,為社會穩定、祖國統一盡心盡力!2007年,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為慈云寺題匾:“釋源祖庭”。少林寺、慈云寺方丈永信大和尚亦為慈云寺題匾:“少林共祖、白馬同鄉”。今年來,慈云寺還募巨資,由鄭州信士程道興捐兩千余萬元恢復了慈云寺祖林工程。2011年4月,中國佛教領袖、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為慈云寺題寫“華夏作寺之始”、還為“祖林”題寫了匾額。慈云寺之莊嚴勝境呈現在青龍山中,成為無數信眾朝圣的所在,此舉,必將造福一方百姓,建立起豐碑,育德化民,功在千秋萬代!            

而今的慈云寺恰逢盛世、得遇勝緣,千年的古道場得以復興,正所謂:慈云法雨,普潤群生,開演佛法,廣度群迷!      

余有不盡感言曰:                                  

二老談經說,如來圣跡要;四十二章經,千古人傳妙;

時時來覺醒,念念離譏誚;蓮臺生梵剎,秋月時常照;

慈益眾生界,先賢自相召;摩騰竺法蘭,渡化無老少;

自從來此地,悲憫皆言笑。

深山藏古寺,連天秋水明;白猿攀穹頂,蒼松聳翠屏;

心地自有路,日在道中行;釋源海域外,處處傳嘉名。

 

——慈云寺釋延超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