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07-31
“藥食同源”指,許多食物即藥物,它們之間并無絕對的分界線,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性”“五味”理論運用到食物之中,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藥食同源”是說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無毒者可就,有毒者當避。
少林食療養生是基于傳統中醫思想,并以禪機氣機修煉的感悟發展為一個獨特的飲食理念。少林食療養生講究感悟,因為歷代禪武醫的高僧都修煉上乘的內功,培養出敏銳的感覺,洞察食物在身體內的變化,及其對身體的效用或影響,而定下一些不宜進食的指引。
食療的觀念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公元前一千余年的周朝,宮廷醫生已分為食醫、疾醫等。食醫主管帝王的膳食,為周天子的身體健康調理日常膳食。由此可見,早于中國第二個王朝,中國人已懂得而且注重日常飲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周禮·天官》記載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又主張“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由此可見周朝已有很成熟的食療理論。
另外,中國最早的一部醫學書籍《黃帝內經》也十分注重飲食與疾病的關系,提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強調疾病的產生與生活習慣及飲食有關。《黃帝內經》中更記載“藥以祛之,食以隨之”“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強調治療先以藥去病,但必須配合飲食改善以達到長久保健養生的功效。
唐代名醫孫思邈也十分推崇食療,他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所以,中國傳統醫學十分注重飲食,用飲食的方法治病及養生。少林禪武醫學與傳統中國食療養生的理念相同,但也有不同之處。
分享到: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