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剧场-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www.djsdh.xyz

淺談佛教寺院對古籍的保護

發布日期:2021-06-11

字體大小:

◎釋永信

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竺法蘭、攝摩騰白馬馱經進入中國,佛教由此正式傳入中國。佛教類圖書自此大興并流傳至今,但同時佛教類圖書與儒家、道家類圖書分別獨立編目、各有特點,自成體系。佛教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過程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古籍也是中國古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6號),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大力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決定對全國古籍及其保護情況進行全面的普查、建立珍貴古籍名錄、加強古籍書庫標準化建設、加強古籍修復、培養高水平古籍工作人才,使我國的古籍得到全面保護。2011年文化部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通知》,就開展特色古籍專項保護、珍貴古籍保護與修復、制度建設與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等進一步加強指導,更加明確了對古籍保護工作的重視。

寺院作為佛教傳承和佛教文化傳承最重要的載體,承擔著對古籍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佛教古籍在寺院古籍中占據主要部分。什么是佛教古籍?按照我國圖書館界目前通行的定義,主要是指書寫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的佛教典籍。但寺院中保存的古籍不僅有佛教古籍,還有其他儒家及其他類典籍,這可能是因為寺院在歷史上的功能多樣性的體現(比如一些儒生為考功名寄宿在寺院讀書)。再比如少林寺藏經閣還保存有佛醫藥類古籍,這是因為少林寺歷史上有“少林藥局”的功能建制(本文只就古籍保護進行闡述,其余不表)。寺院是文化傳承的一個重地,古籍藏量較大,但由于很多寺院位置偏僻,很多古籍在上百年后大多發黃、變脆,甚至一翻動就成為了碎屑。相比于其他博物館、圖書館,條件落后,人才缺乏,如不及時搶救,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認識到古籍保護的重要性之后,為進一步加強少林文化的傳承,少林寺從2000年開始著手整理各類古籍,并在2011年以少林寺藏經閣的名義申報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并通過了審核。筆者見證了少林寺藏經閣從準備到通過審核的全過程,希望就這一案例進行分析,為全國其他佛教寺院古籍保護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一、少林寺藏經閣古籍保護原有條件的缺失

少林寺藏經閣又名法堂,位于大雄寶殿之后的中軸線上,為高僧講經說法和貯存佛經典籍之所。現存《中華大藏經》《龍藏》《大正藏》《高麗藏》及其他典籍計數萬冊。殿內原供達摩面壁石、法器及包括明代大藏經在內的5000余卷佛經圖籍等。該處1928年毀于戰火,1993年在原址重建。殿內現存有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清康熙三年(1664)的部分木刻版藏經。

少林寺藏經閣所存古籍材質多為竹紙和棉紙,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大都有所毀損,缺頁、蟲蛀等現象非常嚴重。在落實宗教政策以前,由于沒有專人保護,這些古籍隨意堆放在一起,任由其發霉變質,殘損非常嚴重。落實宗教政策以后,僧眾成為了寺院的主人,開始積極收集各類殘存經藏,由于相關專業人才和條件的缺失,也只得暫時裝入箱柜做臨時性保護。少林寺所處位置為少室山深處,夏天多雨潮濕,冬天寒冷干燥,僅氣候條件來說對于古籍的保護就十分不利;作為世界著名旅游景區,少林寺游客量較大,這也給保護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當然,人為不重視及人才不足也是古籍殘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少林寺在改革開放剛開始時期,常住僧人數量只有十幾位,此時也正是積極貫徹落實宗教政策的時段,缺少對古籍保護的意識和重視;第二個方面是隨著僧人數量的增加,但缺少對古籍及經藏保護的人才培養,無法科學地對古籍進行保護和修復。自2000年開始,少林寺開始有意識地對寺院所藏古籍進行整理和保護,選拔了一批優秀的僧才參加了一系列的古籍保護知識和技術培訓,這也為2011年申報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奠定了基礎。

二、少林寺藏經閣古籍保護條件的改善

少林寺藏經閣位于少林寺中軸線上,位于游客游覽區,主要為木質建筑材料構成,各方面條件達不到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的申報要求。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少林寺在寺院中專門開辟了一塊約600m2的地方建立了一個現代化的、功能齊全的圖書館,作為少林寺藏經閣古籍保護的專用場地,并積極創造好的條件以保護古籍。

(一)古籍保護環境硬件改善:根據文化部2006年頒布實施的《圖書館古籍特藏書庫基本要求》,少林寺藏經閣專門獨立設置了古籍特藏書庫,自設一個房間;有獨立的恒溫、恒濕中心空調系統,以保證書庫溫度控制在1622度,濕度控制在45%至60%范圍內;購買添置了防火、防水、防盜自動報警和氣體滅火裝置、電視監控裝置、空氣凈化裝置、溫濕度監測裝置等。

(二)制度、人才等軟件改善:聘請國家圖書館及河南省圖書館古籍部等專業人員在少林寺藏經閣兼職,不間斷地對少林寺藏經閣古籍的保護工作給予指導;同時繼續選派一批優秀僧才前往國家圖書館和河南省圖書館進行培訓,學習古籍整理、保護及修復的技術知識;制定了《少林寺藏經閣(圖書館)管理制度》《少林寺藏經閣(圖書館)管理人員制度》《少林寺藏經閣(圖書館)古籍部管理制度》,彌補了原有藏經閣制度缺失的不足,使得藏經閣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三)加強古籍分類、整理、修復和目錄編纂:少林寺除了經藏,還有少林藥局遺存下來的禪醫藥方書和少林功夫拳譜、各類碑帖拓片等,根據《中華古籍總目編目規則》《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分類法以及目前保存現狀,初步對四類古籍進行了分類,并按照初步擬定的保護計劃,聘請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對一部分瀕危、殘損較重的古籍進行及時修復和整理;同時聯合國家圖書館、河南省圖書館編纂少林寺藏經閣古籍目錄。據我們所知,這是漢傳佛教寺院對所藏古籍進行較為完整編目的第一家。

三、加強古籍保護基礎上的利用

佛教視大藏經為佛法僧三寶中“法寶”的代表,在歷史上就主張抄寫、印刷、念誦、流通。在少林寺藏經閣各種人員安排到位和規章制度健全的前提下,購買添置了冷光源零邊距掃描儀、專業照相機等電子器材,通過“縮微技術”復制、搶救古籍,最大限度實現古籍數字化保護。同時本著佛教慈悲為懷的濟世精神,開展各種服務,做好古籍保護基礎上的利用工作。這在制定的各類規章制度中也得到了體現。

少林寺藏經閣努力解決其圖書館古籍保管與利用方面的藏用矛盾,克服“重藏輕用”的思想,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通過數據化、電子化等方法,在寺內加強對僧眾的宣傳、示范,在外聯合高校、研究機構、出版機構開展研究、整理和出版工作。一方面強化古籍保護意識和責任,改善軟硬件設施以加強保護;另一方面開展有限的利用和保護性利用,對自身特色資源進行整理。在這個基礎上,對少林寺所藏佛醫藥類古籍和功夫拳譜類古籍進行影印,出版了《中國佛教醫藥全書》100卷,并且出版《中國武術大典》100卷。這些方式大大增強了古籍利用的可能性。

佛教古籍的保護,不只是靠著一座寺院自身的力量所能承擔的,也不是靠全體佛教信眾能承擔的,需要不斷加強對宗教古籍保護的意識,宣傳古籍保護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引起全社會重視,積極投入到佛教古籍保護的工作中。從少林寺藏經閣加強古籍保護的歷程來看,強調人才建設,注重制度建設,并且重視利用現代工具和器材,并特別注意借助社會上其他力量完成古籍保護的工作,不僅培養了寺院自身的人才,同時也加強了交流。

佛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古籍是這種文化的承載,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護,不僅僅是佛教界的損失,更是全民族文化的損失。佛教古籍保護不僅是佛教發展歷史的見證,更是與外來宗教文化展開對話的資本和力量。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