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7-18
◎李小麗居士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在這個春風送暖、百花齊放的季節,為秉持世尊遺教,續佛慧命,紹隆佛種,接引后學,光大如來戒法,少林寺于2023年4月5日至2023年5月5日舉辦三壇大戒傳戒法會。因為受戒的師父多,需要護持道場,于是,在看到少林寺官網招聘義工的消息時,第一時間懷著激動的心情報了名。想去少林寺做義工,也是源于去年在少林寺官網看到一篇關于義工的文章,看到文章里面義工工作的圖片,感覺特別好,當時就想:有機會了我一定要去少林寺做義工。
說到義工,還真不陌生,我曾在當地寺院做義工一年。但是,去大寺院做義工還是第一次,心里多少有點忐忑,怕自己做不好。按照師父的通知,我們首批全程發心的義工于3月25日到了寺院,有先到的師兄把我們接到了寺院安排的宿舍里,然后去客堂報到、登記,領義工服。
宿舍就在寺院里面,這是我們沒想到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寺院住宿房間很緊張,不可能在寺院住,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寺院附近的村子里住。當我們看到干凈整潔的大通鋪時,內心感覺欣喜無比,因為在寺院住干活方便,省了路上的時間。到晚上時,又有師兄陸陸續續到了,我們按照順序安置了鋪位。
晚飯后,主管義工的兩位法師召集我們開會,我們很希望師父為我們講寺院的一些規章制度,以免自己在工作中因不懂寺院規矩而犯錯。懷著期待的心,我們來到寺院臨時為義工安排的小禪堂,看到整齊的禪堂,又一次感覺很開心,這是寺院為了義工工作之余做禪修,而臨時設置的。開心之余,有一種感動也油然而生。但是,接下來師父的一段話,更是讓我于欣喜、感動后又有一種溫暖在身心彌漫。
為法而來
師父給我們講了一些寺院的規矩后,問:你們到寺院干什么來了?我們毫不猶豫地回答:做義工、干活來的。師父糾正說:不,你們是為法而來。
為法而來?我真沒想過,只知道做義工就是來干活、維護三壇大戒道場的。師父接著說:方丈慈悲,非常重視這次義工的學習和生活,也是第一次安排義工住到寺院,這樣便于日常工作和學習,從明天開始,安排大家跟隨師父一起上早晚課,與師父共修。聽到這里,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感動和感激!師父又給了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能和師父們一起上早晚課共修,這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
第二天早上,師父帶著我們一起去上早課。天還沒亮,凌晨四點半的寺院非常清靜,天還沒亮,在延韸法師的帶領下,我們到了西方圣人殿。殿堂沒有電燈,只有蠟燭在靜靜的發著微弱的光。殿堂的地面凸凹不平,這也是少林寺著名的景點之一——歷代師父練功留下的腳坑。五點整,隨著法器的聲響,師父們開始了早課的唱誦,聽著有節奏的、悅耳的法器,以及師父們動聽而整齊的唱誦,那一刻,內心充滿法喜和感動,甚至感動的淚流滿面。
盡管一開始,我們聽不懂師父唱誦的什么,但那整齊而有節奏感的梵音,讓人感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舒暢,如天籟之音,久久地在耳邊、在心間縈繞。早課結束,天也亮了,看著莊嚴的佛像,就像一個離家很久的孩子回到父母身邊一樣,親切、溫暖,令人不忍離開。
早飯后,延恂法師帶著我們參觀各個殿堂,細致地為我們講解少林寺的歷史與文化,讓我們對少林寺有了更進一步地了解。也對這座千年古剎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工作的愉悅
3月27日早上,師父根據每個人的特長給我們安排了相應的工作,每個崗位四個人,兩個人一組,上午和下午輪流上崗。第一次上崗,我們組是下午的班,上午因為沒事,就和同伴商量去做點什么?寺院那么大,去干什么、從哪兒下手呢?因為我們倆在我們當地寺院齋堂做飯、搞衛生,經過商量,我們一致認為,當務之急是把齋堂的的衛生徹底清理一下。因為齋堂是一個寺院很重要的地方,齋堂的整潔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也關系到寺院的整體形象。況且,從全國各地來受戒的師父也在陸續的來到寺院,我們是少林寺的義工,代表著少林寺的形象和承擔的責任,我們要讓新戒師父感受到一種如家的感覺。于是,我們和分配到齋堂工作的師兄一起把飯桌、地面和齋堂的角落徹底的清理了幾遍,直到每一處都干干凈凈。
之后,我們又把齋堂的門窗、門簾反復擦地窗明幾凈。因為齋堂大,光齋堂的衛生用了三天才徹底清理干凈。雖然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但是看著潔凈的齋堂,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欣慰。
把齋堂清理干凈了,也漸漸地有了一些工作經驗,利用休息時間幫助齋堂的師兄擺放碗筷、飯后刷洗碗筷等一些工作。
后來一些短期發心的師兄陸續到來,我們又騰出手去干別的工作。因為看到早上大殿周圍地面都是鳥屎,很不雅觀,每天游客那么多,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影響寺院形象。于是,每天早飯后,我們就提著水桶到大殿周圍洗刷地面,在游客進來之前地面已干干凈凈。
學習的快樂
如果說工作的愉悅來自體力的釋放,那么學習的樂趣呢?則來自于心靈的那份清靜。每到傍晚,一天的工作結束,寺院歸于寧靜,此刻,內心又產生一種強烈的期望,那就是對佛法的渴求。每天晚飯后休息片刻,我們一起到千手觀音殿門口讀誦經咒,生怕自己落下當天的功課,身體的疲憊感也隨著經咒聲慢慢的消失,繼而是充滿內心的歡喜。
因為早課有楞嚴咒,之前在家沒有讀過,但是為了早課時能跟師父同步熏修,就必須學會讀,雖然讀起來不熟練,甚至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出來,即使這樣也是很開心的,或許這就是法喜吧!在做完自己的功課后,回到宿舍,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那就是和師兄們互相交流各自學習的體會,在這種交流中互補了學習中的自己的短板,現在想想當時的場景,心里依然很溫暖。
師父說我們是為法而來,也確實是不虛此行,除了每天的早晚課于師父們共修,在工作不忙的時候,也會經常請教同班的師父一些平時修行中遇到的問題,師父會耐心地為我們解疑答惑。有時工作之余,我們也到殿堂聽老師父講修行中的一些故事和修行的方法及體會,這也令我們受益匪淺。
在工作中,經常會有師父督促我們,在家做的什么功課,在寺院也不要懈怠了,工作不忙時可以念佛,別讓自己的心起妄念。師父不僅為我們答疑解惑,還對我們在學習中給予鞭策和鼓勵,除了感恩,我不知道該用什么詞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心中那抹佛教黃
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黃色,是佛教乃至中國自古以來無比祟高尊貴的代表顏色。當我們穿上那件佛教黃的義工服的一刻起,內心充滿恭敬、倍感自豪也格外珍惜!因為分工不同,有固定崗位也有機動組,無論是固定崗位和機動組,從早到晚,都能看見一抹抹佛教黃出現在寺院的各個崗位和角角落落,踐行著自己的職責。機動組的師兄,在沒有師父安排的情況下,巡走在寺院尋找著有沒有需要干的活。穿上那件佛教黃,我們就是佛的使者,肩負著佛的使命。
我們每天不僅在工作中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不怕苦累,也為需要幫助的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哪怕是一個如沐春風的微笑、一句善言、一個善行,使游客感受到少林義工的那一份安與暖!每當一次次受到游客的稱贊時,內心是充滿喜悅的,因為我們身穿佛教黃,那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耀,而這份榮耀需要我們用善念和善行來維護,讓那一抹佛教黃在心中發光,在人群中發亮。
不想說再見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隨著三壇大戒法會的圓滿,四十天的義工生活也要結束了,盡管我們在這四十天中不敢虛度每一天,不想留下一絲絲遺憾,盡管內心有太多的不舍和留戀,但是,該離開時也必須面對。
4月4日,我們到客堂取回自己的證件,與客堂的師父和同班師父道別后,又與在這四十天中給予我們工作、學習、生活中無限幫助和照顧的延恂法師和延韸法師道別。我努力笑著,也努力抑制著自己的眼淚,對于兩位法師,內心充滿感恩和尊敬之情,從初見到義工生活結束,四十天中,兩位師父如嚴父如慈母,為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操碎了心,使我們切身感受到少林寺師父的慈悲、大愛和高素質,感恩之余又有太多的愧疚!
當天晚上,躺在鋪位上,輾轉難眠,四十天義工生活的點點滴滴,如一幅幅清晰的畫面在腦海中一幕幕回放。想起師父們的慈悲關照、幫助和教誨,想起師兄們的互助和鼓勵,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萬般不舍,終于熱淚滾滾濕了枕巾……
5月5日凌晨四點五十分,我們來到殿堂,最后一次上早課,心里默默地與諸佛菩薩道別、與各位師父道別。早飯后,我們最后一次與同伴清洗了大殿周圍的衛生,然后戀戀不舍地離開工作、生活了41天的寺院。
坐在師父安排送行的車上,不敢回頭,不敢說再見,我怕回頭的剎那間會淚流滿面。只在心里默念:少林寺,后會有期!
分享到: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