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3-23
初祖庵壁畫
初祖庵壁畫,繪于初祖庵大殿內。初祖庵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是后人為紀念達摩面壁而修建。殿內供達摩像。大殿坐北朝南,壁畫就繪制在東、北、西三壁。內容為自初祖達摩以下36位禪宗祖師畫像,現存23幅,繪有29位祖師。從現場判斷,至少有3幅被毀,其中應繪有7位祖師。現存繪畫在大殿東、西、北三壁,東壁9幅繪初祖至九祖像;北壁東側繪十祖至十二祖相貌;西側繪二十二祖和二十三祖像;西壁11幅繪二十四祖至三十六祖像,壁畫畫工精細,形象生動。每幅畫像高1.8米,寬1米。畫像系彩繪,繪制年代約在明中后期。畫風古拙質樸,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對于禪宗史研究,亦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初祖庵的壁畫藝術,可用精、雅、宏、麗四個字來概括其藝術風貌。精,一方面指技術層面的工藝精湛,刻畫入微,另一方面也指藝術層面的精彩妙絕,出神入化。初祖庵壁畫數量較多,人物形態各異,造型準確,面部形象飽滿,五官和衣紋繪畫得十分精致。樹木、人物惟妙惟肖,動物神怪纖毫畢現,體現出極為高超的藝術水準。
“雅”是中國士大夫階層特別推崇的一種審美趣味,從初祖庵壁畫中的人物造型中,依然可見這種風流儒雅、清新簡淡的圖繪風格。畫面沿襲了山水畫三段式的構圖形式,遠中近景分布得當,具有典型的宋代繪畫特征,樹木山巒,鄉陌村煙,遠處的寶塔皆歷歷在目,工藝精謹。人物形象精巧細密,清癯安逸,絲毫沒有刀筆的粗野和笨拙。
居于中原,建于北宋末年的初祖庵,不但工藝精湛,而且于華麗細膩之外還保持了氣局宏闊、莊嚴大方的藝術特色。據記載,大殿的柱子原為木制,現在的石柱是后來香客所捐,而墻上的壁畫,也非北宋遺物,為清代復制,這些改動足以令一座形式與風格都十分完整的建筑顯得支離破碎,但奇特的是,正是這些組合,豐富了初祖庵的組成元素,使它具有特別多樣的視覺美感,而達到這種統一與和諧境界的,正是它的莊嚴宏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壁畫上大筆寫意的背景在宗教建筑中殊為少見。畫面在左右上方配以松樹、菩提樹、藤蘿、竹葉等植物,用筆峭拔靈動,下方或前景輔以奇石、蘭草,蒼茫渾厚,筆力遒勁,具有極其深厚的功力。灑脫淋漓的大寫意配景,與莊嚴溫雅的人物形象相結合,顯得肅穆清健,古樸大方,具有鮮明的人文氣息。
繁密的雕飾賦之以鮮艷的色彩,這是初祖庵的又一大特色——麗。由于初祖庵保存完好,今天仍然能夠看得見石柱上的彩繪,壁畫經修復后大部分都比較完整。絢麗的色澤為大殿帶來了生機,也使壁畫顯得更加精彩奪目。就連殿門外側槽柱上也能依稀看見彩繪,可以想見它曾經是多么艷麗而輝煌。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