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5-03-13
2500多年前,世尊八十歲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時,曾三次提示阿難:“得四神足者,能住壽一劫。”但阿難大腦不在線,皆未請佛住世。于是世尊召集全部弟子,進行最后一次說法,并宣布自己將在三個月后入滅。弟子們悲痛欲絕,痛哭流涕。
公元前486年農(nóng)歷二月十五,世尊與弟子阿難來到拘尸那迦城郊外。他感到自己即將入滅,便命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臥具,頭部向北,吉祥而臥。阿難急召眾弟子前來,聆聽世尊最后教誨。據(jù)《涅槃經(jīng)》描述,佛陀涅槃的那一刻,天花散落,大地震顫,面門散發(fā)出的光芒照亮了三千大千世界。
既然偉大的佛陀已經(jīng)超越生死,明明可以長久住世,為什么要示現(xiàn)涅槃呢?
涅槃不等于死亡
很多人提到“涅槃”,就認為等同于“死亡”或者“重生”,實則不然。涅槃,梵語為Nirvana,意為“滅”“圓寂”“解脫”,指的是解脫生死輪回,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
佛陀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有生就有滅,有聚就有散。通過修行和覺悟,人人都能“涅槃”。它不是一種“消失”或陷入“虛無”,而是一種徹底的覺悟。涅槃境界讓人從無盡的煩惱和痛苦中解脫出來,是生命的終極圓滿目標,代表著佛教修行的最高理想。《大般涅槃經(jīng)》中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不是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超越生死的永恒境界。
佛陀為何示現(xiàn)涅槃
為眾生指引
佛陀通過示現(xiàn)八相成道,意在啟示眾生,佛陀可以苦中尋道,穢土成佛,凡夫同樣可以。在涅槃前的四次重要開示中,佛陀反復(fù)強調(diào)“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的道理。他親自示現(xiàn)老病死,正是為讓眾生明白,即便是覺悟者也無法超越自然規(guī)律。
此外,佛陀認為他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任務(wù)已完成,所有與他有緣的眾生,都已經(jīng)在他的教導(dǎo)下,走上了解脫之路。而那些與他無緣的眾生,即使他長久住世, 也難以度化。佛陀深知,如果他一直留在世間,人們會產(chǎn)生依賴懈怠。
依教奉行,佛就沒有涅槃
佛陀涅槃迫使僧團走向獨立。第一次結(jié)集與三藏經(jīng)典的整理,標志著佛教從“依佛而住”轉(zhuǎn)向“依法而住”的重大轉(zhuǎn)折。佛陀囑咐弟子們,在他涅槃后需“以戒為師”,將導(dǎo)師的引領(lǐng)轉(zhuǎn)化為教理的皈依。這種轉(zhuǎn)變使佛法得以超越時空,傳播至今,也明確了佛法的宗旨。
“涅槃如一片清涼的湖水,當你放下所有執(zhí)著與煩惱,內(nèi)心便會如湖水般清凈,無風無波,唯有清涼與安寧。”佛陀還說:“若人說法如佛說,即是佛住世。”“依法不依人”揭示了佛法傳承的真諦,只要佛子依教奉行,佛便沒有滅度,永遠住世。這種超越我相人相壽者相的住世,才是真正的佛法。佛陀是發(fā)現(xiàn)真理的人,因此真理也不會因為佛陀的離去而消失,反而會因為眾生的實踐而永存。
世尊離開我們已經(jīng)2568年,他所說之法,所行之道,依然流傳人間,為迷途者指明方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來源:南華禪寺)
分享到: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