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剧场-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www.djsdh.xyz

2022年第六期

更多»

大靈山

  • 1

    《少林史話》序

  • 2

    佛緣晶心 心相天成——《水晶大威德金剛》序

心安是福

  • 1

    《心安是福》連載

面壁石

  • 1

    淺談佛教中的“報四重恩”

  • 2

    解夢識心

錘譜堂

  • 1

    試論少林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對建構“少林學”的若干思考

  • 2

    關于“少林學”的一些思考

禪悅篇

  • 1

    為生活做減法

  • 2

    半坡野菊花

  • 3

    小雪里的留白藝術

  • 4

    禪?茶

  • 5

    讓生命輕裝前行

  • 6

    一葦渡平生

  • 7

    枯木禪

佛教常識

  • 1

    四禪八定

少林故事

  • 1

    日僧德始別少林

新禪詩

  • 1

    《禪露》的“禪”和“露”

  • 2

    少林寺前的吟游

  • 3

    少林河(組詩)

  • 4

    學禪有感

  • 5

    山寺

今日少林

  • 1

    少林寺《禪露》2022年第6期大事記

  • 2

    媒體報道

讀者來信

  • 1

    讀者來信

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歐洲培訓認證工作專題

  • 1

    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歐洲培訓認證工作專題

《少林史話》序

◎釋永信


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多年來,歷代高僧薪火相傳,嚴格保持著佛教的法脈傳承,為中國佛教的律宗、禪宗奠定了基石,為佛教的中國化,為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創新,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與此同時,還創立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獨具特色的少林文化體系。少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為國人所熱愛,也逐漸為全世界人民所接納。趙樸初生前曾表述過一個重要思想:“佛教是文化。”他對少林文化的發展寄予厚望。

季羨林先生也一直將文化置于很高的地位,認為“文化是一個民族之所以能夠持續傳承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并強調文化交流對于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作用。季先生對少林文化有過很高的評價:“文化傳承的載體不外兩種:一種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文獻典籍;一種則是人工興建的建筑物,萬里長城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嵩山少林寺也屬于這一類。”

中外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優良傳統。少林寺作為宗教實體,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少林寺地處古老的中原腹地,交通發達,創建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之際。廣泛頻繁的中外文化交流,直接構成了少林寺的文化特質和活力。

少林寺創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都城洛陽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隨后,印度高僧勒拿摩提、菩提流支至少林寺,開辟譯場,少林寺成為當時的佛學重鎮。又有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入少林寺,首倡禪宗頓教,并由此確定了少林寺禪宗祖庭的崇高地位。禪宗是佛教在中國傳播過程中,逐步產生的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它是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中最重要的文化成果之一。禪宗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思想寶庫,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流時期。這一時期的少林寺名僧輩出,是少林的第二個輝煌時期。元代中期,以邵元為代表的日本僧人曾到少林寺求法,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國家的開放政策和全球多元文化時代的到來,少林寺繼承和發揚自己獨特的優良傳統,廣泛開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生機勃發。在世界各國熱愛中國文化的人們心目中,少林文化不僅成了中華佛教文化的代表,更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象征。少林文化業已成為連接世界各族人民友誼的紐帶。

為了全面展示少林文化面貌,我們醞釀已久,目前正在出版少林文化系列叢書,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層面,對少林文化進行研究、展示和弘揚,并構建少林學體系。《少林史話》一書,是其中非常有特色且十分重要的一部著作。該書的作者溫玉成先生,196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是我國著名的佛教考古專家,長期從事佛教石窟和少林文化研究,是少林文化研究所的首任所長,為少林學的奠基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在長期的交往和合作中,我們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少林史話》一書,是溫玉成先生多年心血的結晶。我相信它的出版,不僅有助于促進少林文化的傳播與弘揚,而且還將大大提升少林文化的品質,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是為序!

2019年6月吉日于方丈室

 


佛緣晶心 心相天成——《水晶大威德金剛》序

◎釋永信


我與仵應汶先生相識于2004年,至今已歷十余載光景。在這段時間里,他常邀我到其工作室參觀,見了他創作的不少佛教題材作品,我都十分喜歡。仵應汶先生深諳佛理,又有深厚的藝術造詣,他能將佛法、文化與雕刻藝術融于一處,因此雕刻的佛容莊嚴如法。

由于佛教文化交流的緣故,這些年我時常往來于各地的寺院佛堂,朝禮過不少佛像。我雖對審美要旨不甚通曉,但佛像造得如不如法,我是知道的。初觀仵應汶先生的佛造像,便覺莊嚴殊勝而不失美感,這便是感覺對了。在我看來,佛像美不美、華麗與否,價值幾何這些都是次要的。對于一尊佛像來說,如法才是它的目的,也只有如法的佛像才能實現度化眾生的宏愿,而這也恰是佛造像藝術最難達到的境界。我一向認為,佛像要造得如法,專業素養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關鍵在于造像者要對佛法有所領悟,只有善解佛理,造像時才能得于心而應于手、因于內而形于外。常言道:相由心生。對于佛像雕刻而言,作品的面貌亦是造像之人的心相示現。

觀仵應汶先生的佛像,便知他是個通悟禪機之人,與他交談,則可覺察到他與佛門宿緣良久。仵應汶為人和善,不慕俗利,這在時下這樣一個重利益的環境里是很難得的,對他這樣一位屢獲國家殊榮的工藝美術大師尤為不易,我想這與他對佛法的修持不無關系。據我所知,在他40余年的從藝生涯中,不少時日是與苦楚、挫折相伴而行的,但他總能以一份平常心對待。他懂得什么叫作“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什么叫“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因此,我說他是個能見“身外身”的人。而他的造像藝術,也更似一個參“夢中夢”的過程。

禪語有云,“平常心是道”“無心是道”,也許正是他深諳這一佛理,才能在其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慈悲、平和與喜悅。一如他用于雕刻的水晶材質,晶瑩剔透、空靈無礙。

如果說,一顆“平常”的向佛之心是仵應汶雕刻藝術的不二法門,那么他經年累月的刻苦琢磨與鉆研,則是通向這一法門的艱辛步履。他在佛造像雕刻這門學問上,有常人難以企及的恒心與韌勁,近年完成的“水晶大威德金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樣一件作品,他雕了十多年,從取料、設計到雕刻,歷經困苦、不厭其煩。這便是他那顆平常心的無間示現,同時也是他四十余年來艱苦從業經歷的一個縮影。

在仵應汶先生的作品中,這尊“水晶大威德金剛”給我印象很深。一是漢地的藏傳佛像本就不多見,再一個就是這尊造像把大威德那種感覺表達的恰到好處,尤為殊勝。佛經中講:“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其“威”,表現在以兇暴威猛之力,懾伏一切惡鬼魔障;其“德”,則表現為以智慧力化解煩惱業障,使眾生從無明業惑中解脫出來,故此稱其為“大威德”。我們知道清凈罪障有幾種極為殊勝的方法,修持空性就是其中頗為重要的一種。而在傳授空性的宗派中,最重要的傳承祖師就是文殊菩薩,大威德金剛便是文殊菩薩變現的忿怒本尊。

佛教本尊通常分為寂靜本尊與忿怒本尊兩種。寂靜本尊是由法界的本基根據眾生不同的因緣和障礙而顯現的,忿怒本尊示現威嚇之相,以示法性妙力;周圍金剛火焰飾,表無余焚燒煩惱;五骷髏表佛之五智。所有的裝飾、表現形式都有其深奧義理。在仵應汶先生手中,這些意義被完美地表現出來,如果你仔細端詳這尊造像的實物,便會發現每一處都在幻移,這樣就把金剛的特性顯現出來了。此外,這件作品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雖然表現的是忿怒本尊的威嚇之相,但是其面容中卻夾帶幾分善意,這對佛法真諦的傳遞大有裨益,也可以看作是仵應汶先生對佛法妙悟的一種獨創性表現。所以,我說這是一種佛法與藝術的結合。

佛不是神,而是智、覺圓滿的一種無上境界,佛像也并非高高在上的神之代言人。我們塑造佛像,不是為了向他求取功名利祿,而是希求與他的靜對中觀照自己。正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人心頭。人人心中有座塔,人人都在塔下修。”仵應汶先生雕刻的佛像既能向人們昭示這樣一種理念,亦能以一種具有親和力的、無處不在的佛性助人脫離苦海、照見本心。

此尊大威德金剛的問世,對佛教界的意義很大,仵應汶先生將大威德金剛這一密宗題材引入漢地,并以水晶雕像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令地域性較強的密宗文化與漢地的禪宗文化溝通、融合,這是佛教文化合流的發展趨勢在藝術上的絕佳呈現,是當代文化語境下對佛教義理及其表現形式的探索與創新,更是對無上佛法的親歷弘揚。仵應汶先生能以自性的流露,引起更多信眾對佛法的證悟,以晶雕的藝術形式帶來佛學與文化層面的增進,實屬功德無量!

2018年6月吉日于方丈室


《心安是福》連載

編者按

心是什么?是一切業的根本。心亂則業惡,心凈則業善。每個人的修行,說到底就是心的修行,心安是福。

為盡量滿足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心安是福》一書中的每一章節,特設禪話、開示、參悟“三段式”文體。

該書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編著,2013年9月由華齡出版社出版發行。《心安是福》一書中,不只有佛理,亦有眾生之理,世間之理。

 

(九)

慈悲:上善若水,離苦得樂

在平時的修行中,或者說是為人處世中,要不時地檢點自己的行為,極盡所能地善待一切眾生,尤其要對眾生中遇到實際困苦的人多予以真誠的關切,并盡自己的所能,幫助其擺脫困苦。

 

永信禪話——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不論是我寫的這本書,還是我的同修向眾生傳經說法,出現最多的關鍵詞莫過于“慈悲”二字。理由不必多說,就一句話:慈悲既是佛教建教的基石,也是人類和諧的第一保障。作為僧人,作為佛的弟子,若不以慈悲為本懷傳道,那么我們就會愧對釋祖,也會愧對佛教賦予我們的責任,甚至也會愧對有心學佛修禪的眾生。

我們知道,凡被尊為佛者,均必須身具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可見,慈與悲是先有各自獨立意思的。《智度論》中就有這么一句話:“慈與眾生樂,悲拔眾生苦。”我就先講悲:悲乃悲傷、悲憫,釋祖在修道之前,見到眾生之苦,頓生悲憫心,并意欲與眾生同心、同感、同悲,所以悲也叫“同體大悲”,而悲心無量。為解脫這種悲,佛祖就下了通過修行拔眾生苦的決心,而這種決心,就是由“慈”的呼喚而生。慈說到底就是一種人心真本,反映的是人間大愛、祥和、仁慈的本心,如釋祖修行成佛后化度了不可計數的眾生皈依佛門,這正是佛祖的大慈,無量的慈。如此看來,慈與悲的關系應該是先有悲后有慈,或者說慈是因悲而生的。那么慈與悲合成一詞時,為什么叫“慈悲”而不叫“悲慈”呢?按我個人的理解,這是因為悲是慈的因,慈是悲的果,二者合于一心時,果是重義,因是輕義,故而稱“慈悲”。慈悲生心,稱“慈悲心”,慈悲心無量,稱“大慈大悲”。

《法華經》云:“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這正是我們平常說的“慈悲為懷,利益眾生”的原典,常懷慈悲心,不僅是學佛修禪的不二法門,也是我們為拯救苦難中的眾生,使其能離苦得樂所應持的基本態度。佛的目標是讓所有的生命都能凈心靜氣地活在當下,為了實現這樣的心愿,佛把無私的布施與慷慨的奉獻均視為大慈大悲的義舉。而推動這種義舉的背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那就是佛所賦予的菩提心。

菩提心源于大乘佛教,“菩提”為梵語中的“覺”,到中國后譯為成佛之意;有心成佛,即是成佛之心;有了成佛之心,接下來便是發菩提心,亦即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通俗地講,就是一念不計個人得失,一心為世人作貢獻,直達上善若水的境界,方能轉化為大慈大悲。

上善若水是把菩提心的“無上”禪意變得形象化、更活性化了。有人說禪宗是印度佛教中國化的產物,是最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是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中國人的宗教。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僅說菩提心,這個詞讓眾生去理解,很多人會將其與發慈悲心混為一談,不讀大乘佛教,很少有人能知道菩提心既是慈悲心的母本,又加固了菩提心的傳世意義。“上善若水”之表意,讓修禪者悟出了佛陀立教就是要解決人世間的問題。

言歸正傳。回到我們的議題——慈悲上來。

世俗間通常把大慈大悲只與觀音菩薩相提并論,好像只有觀音菩薩才具有這等境界,而對活在世俗間的常人而言,大慈大悲似乎就是“心易行難”的虛無幻境,根本就無法達成。事實上,佛一向把塵世間慈悲心的基調定得很低,指出眾生只要本著遵從自然的態度,“慈悲為懷,心存善念”,那便是菩提,且與已處在上善若水高度上的觀音菩薩的慈悲并無二致。所謂修禪修心,說明心的慈悲并非易事,假如一個人慈悲心都有了,還怕他沒有慈悲的行嗎?

又有人問,是不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慈悲的本懷?這種說法也不準確。只能說每個人心里都種有慈悲的因子,因子不等于本懷,本懷是心愿、希冀的意思,而因子只是萌芽狀態,從因子到本懷,需要一個激活、釋放的過程,也就是我們說的修行,把心修到上善若水的境界,你就會自覺地將慈悲作為自己的做人之本了。就像佛祖說“人人心中有佛”一樣,其言下之意,是說人人都可以

成佛,并不是說人人都是佛。要想成佛,你就必須先得開悟。

其實,對于慈悲,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作為修行者,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慈悲心如何達成?也就是如何才能實現以慈悲為本懷,為陷入苦厄者拔苦得樂?我給出的方法并不復雜:首先,你先問問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逃避現實,還是為了更理性地面對現實?如果你選擇的是后者,那么你就已經具有了健康的慈悲觀。其次,你在平時的修行中,或者說是為人處世中,要不時地檢點自己的行為,極盡所能地善待一切眾生,尤其要對眾生中遇到實際困苦的人多予以真誠的關切,并盡自己的所能,幫助其擺脫困苦。你的每一次助人義舉,都一定能為自己和別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與快樂。

觀音菩薩教化眾生是以身作則的。菩薩精進地修大悲行,也教眾生修大悲行,菩薩從修行中利他度人,積累了無量功德,從而遠離了生死苦惱而得正果。當下,世人的生活水準雖在不斷地提高,但需求救助者仍眾多,這說明,修禪者的慈悲不僅要時時念,更重要的是別吝惜自己所應付出的慈悲義舉。即使你自己也是一個需要別人同情、拔苦的弱者,但凡慈悲在你心中常住,又何羞于對比你更弱的人予以哪怕一張笑臉、一枚硬幣的善意表達呢?

 

 

高僧同題開示——

印順長老

 

菩薩的慈悲心,分別為慈、悲、喜、舍——四心。慈是以利益安樂,世出世間的利益,給予眾生。悲是指拔濟眾生的苦難,解除眾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見眾生離苦得樂而歡喜,眾生的歡悅如自己的一樣。舍是怨親平等,不憶念眾生對自己的恩怨而分別愛惡。“與樂”、“拔苦”為慈悲的主要內容。所以說,“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于此初發心”。

菩薩的大悲,簡要說為悲,中說為慈悲,廣說為慈悲喜舍。見眾生的苦痛而想度脫他,是悲;見眾生沒有福樂而想成就他,是慈。菩薩的種種修學,從慈悲心出發,以慈悲心為前提。“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沒有慈悲,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薩行。所以,大(慈)悲心,實在是菩薩行的心中之心!

 

 

參悟——

正修法師

 

如何察覺到慈悲心呢?

當別人污蔑你或罵你或講你不好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原諒別人,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能夠很自在地坦然面對他們,還是會十分生氣?

對別人的過失或別人占你便宜,是否會耿耿于懷,或是會原諒別人?

一般學佛學得愈好的人,愈會原諒別人,對別人的過失不會太放在心上。例如一個售貨員服務態度不好,你還會不會去買他的東西,會不會覺得人家服務我們這么久,我們應該買一點,有沒有這個心就可以檢討我們的慈悲心。

你是否會自然地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為身體不健康或因學佛而不能殺生,這種吃素就與慈悲心無關。若看到眾生的肉因不忍心吃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進步。

在初地菩薩之前,慈悲心是否增加是一個重要指標,初地后才會考慮平等心的問題。學佛如果沒有學對,有時甚至會產生不好的心態,而遠離慈悲心,就會有魔心和邪心。當有因果或業障顯現時,因受因果或業障主宰,慈悲心會暫時消失,否則應該是學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對。如果慈悲心沒有增長,你一定要去反省學佛是否有問題發生。

 

 

妙善法師

 

當我們認識到貪心過甚,認識到慈悲對生命提升的意義,就要調整修習內容。從修我執改為修利他,從修貪嗔改為修慈悲。進而,將悲心逐步擴大,由幾個人擴大到幾十人、幾百人,乃至無量眾生,從我們喜歡的人擴大到陌生人,擴大到曾經厭惡的那些人。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就是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悲心。這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檢測標準,也是一個無法作假的檢測標準。我們的心行達到什么程度,只需看看心中能裝下多少人,答案就在這里。

很多信眾熱衷于受菩薩戒,但我們要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薩戒的核心所在。若不知菩提心為何,不懂得修習慈悲,又能算是什么菩薩?所以,首先要使菩提心成為內心愿望,將利益眾生作為自身使命,才有資格求受菩薩戒,才有資格成為菩薩行者。

 

 

鄒相

 

佛教一貫推崇“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讓我等佛子要有悲天憫人、救度眾生的慈悲之心。“慈悲”是讓我們視一切眾生為平等的生命,尊重他們、關愛他們,而這,正是“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正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理應珍惜生命,精進修行,這樣才能獲得人生的安樂。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當一個人的慈悲心升起時,他就能集中注意力,觀照自心,毫無任何畏懼,毫無任何障礙,把心念專注于自己的善言、善行上。一旦你的慈悲心沒有真正生起,就會“前怕狼,后怕虎”,不能徹底地踐行慈悲之事。如有些人一邊想捐資建學校,一邊卻想著建成之后的學校會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好處;有些人一邊向乞丐施舍,一邊卻嫌棄人家臟、身上的氣味不好聞,等等。這些都是障礙,都是沒有真正生起慈悲心的表現。

慈悲心因眾生而起,若不知有眾生,則慈悲心是不會生起的。因此,不論是對我們的親朋,還是好友,乃至與我們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小動物及一切生靈,當見到他們的苦痛時,就想去消除他們的痛苦——“拔苦”,或者是使他們得到快樂——“予樂”,這便是“慈悲心”。而這種慈悲心,是沒有任何障礙的。所以說,慈悲無障礙。

有一次,我陪幾位法師去瞻仰達摩祖師面壁之處——達摩洞。達摩洞位于少林寺后山,爬到洞口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腳程。在行至少林寺初祖庵前的一處拐角時,一位法師突然停下來,蹲在地上。我們連忙走過去問他怎么回事,他一臉悲傷地說,有一只飛蛾落到他的衣袖上,看起來像是受了重傷。正當我們驚訝之際,他輕輕地拈起那只小飛蛾,一邊輕輕地把它放到路旁的空地上,一邊念叨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當時,我感覺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動,為那位法師的慈悲之舉而嘆服。

圣嚴法師曾說:“佛教的生命不僅是指有生命的動植物,也指無生命沒有感情色彩的大千世界,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是眾生,皆有佛性。萬物即我,我即萬物。”故而,佛教講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是說,“慈悲一切眾生,憐憫一切眾生。”


淺談佛教中的“報四重恩”

【河南】鄒相

 

常言道: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有恩當思報”,這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基本做人道理。然而,人生在世,得到別人的幫助與恩情,隨時可見、無處不在,卻有一些人并不懂得報恩之理。我們先來看下面的這則哲理故事。

有一位輕生者,被寺院里的一位僧人從深水中救上岸后,不僅沒有感恩,還滿嘴怨氣地說:“大師,你何必費力救我?我去意已決,即使今天沒死成,明天還得去找死的。”僧人淡然一笑道:“是啊,我確實阻止不了你尋死的決心,可是,我想問你一句:你該報的恩,都報了嗎?”

輕生者一臉詫異地說:“我并沒有欠下任何人的恩情,也不曾施恩于他人,有什么恩可報呢?”

僧人回答說:“你的生命來自于父母,就得報父母之恩;你的衣食住行取自于天地,就得報天地之恩;你的知識和智慧得之于老師,就得報老師之恩;你的生活得力于親友,就得報親友之恩……這些恩,你一輩子都報不完,怎能說無恩可報呢?”

輕生者低頭沉吟片刻,忽然醒悟過來,連聲對僧人道謝后,便獨自下山而去。

正如那位僧人所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報之不盡的恩,佛教中更是將報恩看成如法修行的基本準則,并提出“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之說。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報恩品》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即是說,世間的恩情有四種——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即是要求一切眾生,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要明白“報四重恩”之理,并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

首先說報父母恩。“生我者父母”“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父有慈恩,母有悲恩”,這些都是先賢為我們留下的經典佳句,這些佳句,無不是在告誡世人:若沒有父母的恩情,哪里會有我們的降生,所以父母之恩,恩重如山。這一點,佛陀無愧為我們的楷模。佛陀出生后,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后來被姨母摩訶波阇波提夫人撫養成人。佛陀的母親并沒有把他養大,但對他有生育之恩。佛陀為報答母親的生育之恩,曾經專門示現神通,升到忉利天宮為他的母親說了三個月的法,然后乘著寶階從天宮降到人間。佛陀的父親凈飯王去世以后,他親自為他的父親抬金棺(棺木)。盡管佛陀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佛祖,盡管他是眾人頂禮的智慧覺者,但父母之恩在上,他選擇以身作則,成為報父母恩的楷模和典范。

反觀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年輕人,他們在享受各種優厚的生活條件之余,對父母為養育他們所付出的艱辛諱莫如深,實為不該。人總是會長大的,長大后成家立業之際,也正是父母老去之時。假如你一門心思地只想著過自己的幸福小日子,不思報恩父母,不思贍養老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還有許多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離鄉、出門打工者,他們把孩子扔給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照料,覺得這些都是父母應該做的。這類人中,有一部分在養家糊口時,對家中父母有感恩之情,對孩子還有些牽掛,而有一部分卻無視父母的付出,只想著父母應該為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一味地“啃老”,還不想對父母有任何回報。試想,如果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哪有自己現在的一切呢?不知對父母感恩的人,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呢?

其次說報眾生恩。對這一“恩”,有些人也許會感覺難以理解,他們甚至會想:我就是眾生,眾生不過是凡人,為什么要報“眾生恩”呢?而且,世人常將“眾生”分為三類:親人(包括沾親帶故的人)、仇人和非親非故的人。親人的恩自然要報,那“仇人”和“非親非故的人”的恩還要去報嗎?殊不知,佛陀在經典里告誡我們:“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這就要求我們對待所有的人,就像對待我們的父母一樣,同樣要有感恩的心,要有報恩的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記載道:“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于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按照佛教因果輪回的理論來講,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歷經六道輪回,在多生多劫里互為父母。正因為我們互為父母,所以我們不能去傷害父母。退一步說,即使你不相信“因緣果報”,但如果你能常懷慈悲心,做到敬重每一個人、關愛每一個人,不管是我們的親人、仇人,還是和我們非親非故的人,我們也必將得到他人的尊重與善意的回報。

當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與工作中,也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對頭”,給我們帶來一些障礙和困境。但如果我們用感恩的心來對待對方,把對方看成我們報恩的對象,時間一久,自然會消融彼此的間隙。即便是遇上難纏的競爭對手,不論是你打敗了對手還是你被對手打敗,你都應該感謝他們。因為沒有他們的存在,就沒有助你成功的催化劑,也沒有你積累的經驗與教訓。

其三是報國土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一切國王于過去時。曾受如來清凈禁戒。常為人王安隱快樂。以是因緣違順果報皆如響應。圣王恩德廣大如是。”從中可以看出,佛教中最原始的“國土恩”多側重于報“國王恩”,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里,國王就是國家,國家是一個地域概念。報“國王恩”,就是要報“國家恩”,一是因為我們的國家不僅養育了我們,還成就了我們,“有國才有家”,我們若不懂得感恩自己的國家,就不符合成為一位國民的基本要求;二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家,但小家作為國家的基本單位,所謂“家國”,即是說,“家”必從屬于“國”,沒有繁榮富強的國家,就沒有安居樂業的小家。

報國土恩,并不需要我們如何喊口號來表決心,只要我們守好自己的本份,遵紀守法,愛護公共財物,擁護國家的大政方針,包括尊重國家所倡導和呼吁的各項政策與方略,就是報國土恩的積極表現。當然,我們還要給國家以美好的祝福,懷著感恩的心堅決擁護我們的國家、熱愛我們的國家,積極響應國家的各項倡導與呼吁,這樣才能國泰民安、政通人和。

最后是報三寶恩。佛教所說的“三寶”,即佛、法、僧也。顧名思義,報“三寶恩”就是要報答佛、法、僧的恩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載曰:“三寶恩者,名不思議利樂眾生無有休息,是諸佛身真善無漏,無數大劫修因所證,三有業果永盡無余,功德寶山巍巍無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猶如大海。”這即是說,對于學佛修行的人來講,“三寶”正是步入佛道的三大要素:佛如修行精進波羅蜜的師寶,教導我們通過學佛修行明心見性、找到真如本心;法寶有數萬種不二之諦,能讓我們修福明智、圓滿覺悟;僧寶為“真丈夫”,能忍人所不能忍,與青燈古佛為伴,以上行下化、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為己任,堪為三界之楷模。“三寶”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我們豈能不報“三寶恩”呢?

報“三寶恩”,不是純粹帶著功利心或是出于某種動機,逢初一、十五到寺院去燒香頂禮、請愿謝拜那種,而是要理解佛教,理解僧人,善待佛法,以感恩之心善待佛、法、僧,護住我們的善心、善念,行持有度,福慧雙修。我們身邊有不少人,見到佛寺或有佛像的地方,就要去禮拜的,這也是一種感念三寶恩的表現,也有殊勝的功德。

作為蕓蕓眾生中一員的我們,這一生既是思想成熟、境界提升的過程,也是感恩、報恩的過程。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你是地位顯赫的高官還是處于社會底層的平頭百姓,只要你一息尚存,就需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身邊的人與事。當然,更需要用一份真摯清凈的心,去報四重恩,感知報恩帶來的愉悅與歡喜!

(作者系少林寺官網主編,《禪露》執行主編,少林文化學者。先后出版《禪心鄉韻》《且聽風吟》《素心若荷》《守園往事》等多部著作。)

解夢識心

【貴州】劉先和


中國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有一著名言論,即:“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六祖壇經》)由此可見,識心是學習禪法、實修實證禪法應具的起碼資糧,不具此資糧,一切學法、修持皆是白搭。

如何是識心呢?識心是理入,即是依佛對揭示生命成、住、壞、滅奧秘理義的學習,對揭示生命本心與生命運動關系理義的學習,由此去思慮,去認知,達到對生命本心有正見、正信。這是學習佛法,特別是學修禪法人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覺悟。懂得這個理,識得這個心,一切學與修才是正道。

凡親近佛法者,特別是已經出入禪法修行之人,皆知人人具足本心。人們的一切言語行為皆是本心運用,一切思維意識都是心的功能。本心即佛,佛即本心。既然人人都具本心,為何不能親識、親見呢?原因在于心無實體,是以寂滅為體。心本無相,是以無相為相。此心空寂,無有一物可得,無來無去,不增不減,無有生死,無有因緣,如此心不能眼見。眼見之物皆是因緣之物,既是因緣,必有來有去,有生有滅。故心只能智知,智知就是識心。如何是智知?通理。惠能有句謁語:“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六祖壇經》)細細參究,一種通理之境。

如何得以識心呢?無一定法,修持者各有各的根器,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契機。比如讀佛經,領悟經義;又如,聽善知識,由此獲開導;還如,有人與生俱來就對生命諸多現象有質疑,喜愛在生活中觀察、思考生命的究竟;還有諸多人在生活遭受到挫折后,也容易反思生命的根本。如此等等,都是不同的因緣所致。就眾多人而言,筆者不妨用一個人人都經歷過的夢來作詮釋,或許對人們識心會有所啟示。

人人都做過夢,夢里的景象千奇百怪,就人和事來說,有經歷過的,有從未經歷過,有經歷過和未經歷過的重新組合的,也有純粹是無中生有的,醒來后連自己都會覺得十分荒唐的。就記憶來說,有記得十分清楚的,有記得模糊的,也有僅僅知道做了夢,根本就記不起的。不管是做什么夢,夢里自然都少不了自己。夢里的自己如同平常的我一樣,常常有言語和行為的活動。顯然,夢里的自己與平日里的我同是一人,感覺上應該沒有區別。若細心思量,也會覺察到有差別。差別在于夢里的自己雖有種種言行,然似乎輕身自由,沒有肉身束縛。更為奇怪的是,夢里的自己常常似神仙般的不懼水淹,不懼火燒,能穿墻過壁;有時甚至能任意生死;有時還能飛越高山跨越大河,無拘無束,自由無礙。好似具有無限神通,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物質與身體的束縛與限制,自由自在,通行無阻。做夢的人一旦醒來,自然便會感覺到這一切都是假的,感嘆無非是個夢。倘若做夢的人細細思量,也許會覺察到:夢境的確是假,然做了夢的確是真,即是真真切切的做了夢,為什么自己睡在床上不動,夢里的自己卻還能有種種言語行為、種種際遇呢?這是因為生命的肉體不是生命的全部。肉體只是色身,生命還有法身。夢里的一切言語行為無非:一是意識的獨立活動,這種意識活動大多是平常意識行為的回憶、重組與延伸;二是法身所致,此法身清凈,無來無往,不受任何阻礙。其既不生也不滅,不增也不減,不垢也不凈,不好也不惡,不來也不去,無有業力相拘,出沒往來,自在神通,山河石壁也不能障礙。其實,這即是生命的本心、本性。

人做夢時,為什么會有獨立的意識或者法身能如此自由呢?因為人睡著了,歇了,肉身的執著放下了,意識不需牽動肉身,獨立了。這種獨立的行為,如果一定要看作是有身體的話,那即是一種“意識身”。人醒著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如夢里一般言語與行為呢?因為人醒時有肉身的障礙,有肉身的執著與煩惱。自然人們清醒的時候不能入夢境,也就不可能有意識的獨立行為。平日里人們的意識活動,僅僅是一些念頭罷了,就是人們常常說的妄念。因為平日里人們意識雖可上天入地,想入非非,但肉身還在原地不動。意識可下海入火,而肉身不可能會跟著去,不然就出大問題了。若人能在不睡時也如夢里一般言語和行為,那就具足真正的神通了,是菩薩的“意生身”境地,這是一般人所不具足的。

夢既然是意識的活動,是法身所為,那佛法學修人就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夢,要善于依夢識真。因為一切夢境都是自心之動,是心體之用,是自心所為,不為外入。夢境是人們心識的一種活動,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檢驗自己修行的一個標尺。白日里人們思維清晰,意志力強,諸多事自己能通過思考、判斷去作分辨,以此去作主。然而到了入睡之后的心識活動之際,往往是心識的習力作主。大有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狀。初學參禪修持之人,神識不定,信力不堅,時有亂夢,這并不奇怪,這是心亂所致。修持人當知,不管是作什么夢,夢非從外而來,皆是自心動用而生。這是對夢境認知的基本點。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三界唯心,心外無法。”宇宙的一切本自在心中,何處還有一個心外?一切舉手投足,言語思維都是自心所為。習禪人對自己的夢要關注,若夢里見一切境不貪不嗔不受,尚是自己的修持定力顯現,這無疑是好事,需精進不息。若夢里的自己有種種貪色、貪食、貪權、貪財的言語和行為,這無疑是自己心識中潛在的業力作祟,需自身以智慧去明心。“明心見性”是禪宗之旨,其意首先要明心,只有心明,才能見性。心明性現,心性一體。

為什么要明心呢?因為生命本心空寂,無上的明,既空寂即無有一法可得,也無污無染,無相無貌。不明則有染,有染非心。有染即無明,無明也非心。有的習禪人會夢見光明,這種光明無比透亮,無法比喻,無法言語,這是一種殊勝的成道因緣。更有勝者,在閉目跏趺參禪時也會感受到這種光明,那真是值得恭喜之事。若是茫茫光明一片,無有其他,那即是本心顯現。這實質上就是佛法中所說的明與無明——明則佛,無明則眾生。人們在解說佛法中的明與無明時,均習慣于解說明的廣義(愚癡)。其實,明也含有本義(光明)之指。當然,此光明非世間因緣之明,為無上之光明。

如何去明心呢?本心不同色心,色心有染,無明。本心自明,毋須明。有意明者實為畫蛇添足,不可取。眾生不明,亂夢叢生,實為心有染污。是染污遮住了本心的光明,猶如烏云遮住太陽的光芒。有染污也毋須“時時勤拂拭”,時時勤拂拭是以此去彼,二法之見。禪法告訴人們,明心的唯一通道是——歇。禪宗的“歇即菩提”,即是此意。如何是歇?總體上把握:不貪、不嗔、不癡。具體操行上:不住相——無相,不住法——無念。習禪人既然已知心本空寂,必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故需離一切相,但離相不是離開、避相不見,而是不執相、不住相。眾生之見,皆為妄見。

無論是從佛法理義上考量,還是從筆者的實踐得知,夢都是助力修持者識心的一大通途。

(作者曾在《法音》《佛教文化》《禪露》等佛教讀本,以及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多篇。)

試論少林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對建構“少林學”的若干思考

【廣東】馬明達


記得多年前,在嵩山少林寺,釋永信方丈曾向我出示了2003年香港各界名人為“少林寺文化大展”贈送的題字,其中最引我注意的是饒宗頤先生所題寫的“少林學”三個字。饒先生的字,楷隸融和,體勢高古,筆法雄渾而挺秀,一向是我十分熟悉也十分敬慕的。但是除了對書法的一番嘆賞之外,更吸引我的是“少林學”三個字的學術意蘊。我感覺饒先生寫這三個字,飽含著他對禪宗祖庭少林寺的期許之情,更深層的是寄托著他對當代少林文化發展趨向的希望和鼓勵。

饒先生是當代成就卓著的國學泰斗,是海內外學人高山仰止的學術兼書畫大師。同時,先生的禪心如清池皓月,所見往往洞徹無礙,發人深省。我的理解,出自饒先生之手的“少林學”三個字,是先生對源遠流長的少林文化的學術定位,這里面既含有如何對千年少林文化的總結與繼承問題,也是對當代乃至今后少林文化如何發展的殷殷指引。可以說,饒先生在鼓勵有志于少林之學者,應該努力建構少林學術系統,使之成為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問。“少林學”三個字可謂寄意高遠,耐人尋味。如果我的理解不謬,我愿意就“少林學”的建構談談一得之見。

我以為“少林學”之可以成立,并且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是因為它具備了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所應該具備的若干條件,而在所有的條件之中,以下兩點是最重要的,是構成“少林學”的基石。

第一,少林寺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少林寺自創建以來,流傳千載,綿延不斷,盡管因為多種原因而迭經興衰,時顯時晦,甚而造成了不少迷疑難解的歷史盲區,但總體上說來少林寺歷史的內涵十分豐富,其興衰之跡與大多數史事、重要人物的活動等,基本上都于史有證,主要脈絡清晰可考。因此,對千年少林及其所有相關問題作歷史學的研究,搞清楚它的真實情況,應是建構“少林學”最基本也最迫切的學術工作。

少林寺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漫長的歷史進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換代和佛教自身的起起落落,就本寺而言,有過平穩發展的時期,也遭遇過很多天災人禍,在坎坷復雜的歷史進程中,少林寺產生過一些重要人物,又不斷從僧俗兩界汲取融會豐富的文化資源,終于積淀并釀成獨特的少林文化體系。就這一體系的結構而言,其實并不特別復雜,無非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佛教,二是武藝,二者以外還有醫藥一層,但影響不及佛教、武藝之大,文獻資料寥寥無幾。宗教與武藝,原本各有各的淵源和發展歷史,是兩種各有畛域、不相兼容的文化類別,因為“學佛者不應兼習武藝”是佛教的一般原則,也是古代社會大多數佛教信眾的共識。然而,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在少林寺里,二者卻建立起了密切的關系,彼此間不斷地增強兼容性,加上其他因素的推助,終于形成少林寺所謂禪武并存、以武為禪的特殊的宗教修持模式。

僧徒習武和寺院擁有武裝,在中國佛教史上并不少見,但最終形成一種特定的修持模式,寓禪于武的佛教理念,這無疑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在千百叢林古剎之中只有少林寺一家。有趣的是在明代,少林寺這一特殊修持模式竟得到了官方認可,少林僧人習武不再僅僅是個人行為,少林僧兵居然成了國家武裝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頻繁地應命出征,戰功和相關的傳聞使少林寺名聲大振,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四方仰慕少林武藝者接踵而來,既學習了少林武藝,也必然給少林帶來新的武藝元素;少林僧人的游蹤也達于四方,直至大江以南、西南邊陲,形成了以少林為中心的良性循環的武藝交流狀態,具有了天下武藝交流薈萃的功能,幾乎是一個例外。少林寺真實可信的佛教史和武藝史,乃是一切少林文化孳衍派生的根源,因此“史”的研究也是“少林學”最基礎的研究,是“少林學”所有外延部分的附著點。離開了少林寺豐富而深厚的歷史淵源,其它所有的外延現象都將是無源之水,甚至是無稽之談。

第二,少林寺擁有一大批珍貴的歷史資料,其中包括內外典的各種體例的文獻資料,還有數量可觀的石刻圖文資料和口碑資料等。

依照學術常規,任何一個傳統文化如能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獨立領域的學問,在具備悠久歷史同時,還應該有相應的文獻資料積累,要有自己的資料體系。如果缺了這樣的資料積累,或僅有斷簡殘編,散漫不成系統,則無論擁有何等久遠的歷史,也都很難成為一門引人入勝的學問,研究者難免淺嘗而止。少林寺除了悠久的歷史淵源,還有著十分豐厚的資料基礎,擁有大宗的歷史文獻。在這一點上,少林寺堪稱得天獨厚。資料基礎除了我們所時常接觸到的歷代史部、子部和集部書中大量散存的少林資料外,僅少林寺所藏數百通歷代碑刻塔銘文字,就是一筆非常珍貴的資源,在中華叢林中實不多見。此外還有《大藏經》內外的佛教資料,有傳存民間的各種武術稿本抄本,以及作為武術重要表現形式的各種口傳譜訣和套路之類,都是各具價值的研究資料。對各種資料的綜合應用和參照比證,特別是在古今少林武藝淵源異同的探究考索,構成了“少林學”特有的學術魅力,是最讓人舍不得、放不下的地方。

在少林寺與少林文化歷史研究上,前人是做了不少工作,魏晉以降的各種碑碣、史志和零散的詩文的搜集匯編,以及宋以后大量的金石著錄和題跋文字等,其實都具有史的性質和價值,但終究不是專門的少林史著作。再者,少林歷史以佛教史和武藝為兩大系統,直到民國年間,在近代武術勃然興起的大背景下,唐豪先生的《少林武當考》赫然問世,雖然現在看上去還比較簡略,有些結論也不盡準確,但它畢竟是少林專史之嚆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沉寂了數十年之后,當代又有了溫玉成先生的《少林訪古》等接踵而至,可以說終于有了關于少林歷史的專門之作,“史”的研究漸成氣候。但是總體上說,迄今關于少林歷史的研究還做得很不夠,成果并不算多,深度廣度都還不夠,還有大量史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搞清楚其本來面目;也還有許多幽藏不明的史實有待于鉤沉發隱,有待于從史料和理論上有所突破和建樹。

所以,我以為今天要建構“少林學”,最先入手的應該是少林歷史研究,這包括少林寺的興衰沿革史和重要人物的歷史蹤跡,包括本寺和某些重要屬寺的佛教變革史和寺院管理制度史,更包括少林僧兵史和少林武藝的發展史,等等。總之,凡與少林有關的歷史問題都應該在我們的研究視野之內,大的問題固然重要,理當優先推進之。一些看上去比較細小的問題,諸如明清間少林僧人的游方制度等,其實往往牽涉著更大的問題,亦不可忽視。

 

“少林學”是一個有著古老源頭的學問,無疑地又有著明顯的現實意義,正因為如此,可以說它是一個擁有新的生命力的學問。在體育——特別是具有東方人文精神的中國民族體育武術已經闊步走向世界,成為許多人重要生活內容的當代世界,少林寺名聲日隆,幾乎成了中華武術的標志。“競技武術”的申奧以“表演項目”為結局,實際上等于武術原地踏步了半個多世紀,想來不禁令人凄然。事實最終證明那種背離中華武術傳統而另起爐灶的所謂“競技武術”之類,并不能代表中國武術文化的真諦,不具有真正的中國武學精神,花俏淺薄,弊端叢集,故雖經強力推行,終不被國內國外絕大多數武術愛好者所認同。當此之際,積極建立理論與實踐更為高明的“少林學”,并以此為切入點,促進中華武學大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以為發展“少林學”應該由繼承和創新兩個方面構成。

首先,正如前面已經談到,少林文化的繼承是嚴肅的事情,是關乎“少林學”能不能立得起來的大事。這些年來,少林寺以及和少林有關的各式各樣的社會文化現象很繁盛,少林寺成了世界上家喻戶曉的名稱。是不是現在所有關于少林的說法都符合真正的少林傳統呢?未見得,很多是在不受任何學術規范制約下,以利益為驅動制造出的少林泡沫,是港臺武俠小說和武打片影響下的產物。而作為一門學科,就必須要冷靜對待,特別是要在少林文化淵源的評估認定和繼承上,要舉步謹慎,不可以貿然行事。哪些是真正的少林傳統,文獻有征,淵源有自,能夠說得清道得明的東西;哪些是泡沫,是附會依托的東西,甚至是近些年來在商品經濟驅動下,在社會流俗文化泛濫下編造出來的,應該做到心中有數,界限分明。只有找到真正的傳統,才能找到恰當的結合點,對“少林學”建設而言,首先是繼承的問題,繼承必須是建立在把家底搞清楚的基礎上。

再來談談創新發展的問題。任何一門學問建立起來時,都需要面對現實求發展,而發展又必須充分考慮到當代條件,不可以脫離實際,食古不化,把發展變成了復古。對少林來說這個問題非常實際,非常具體。我們看到了轟轟烈烈給少林帶來的榮譽,這中間有很多正面的東西,但我們也看到轟轟烈烈給少林帶來的負面影響,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少林文化的流俗化。坦誠講,在當代社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東西都面臨著流俗化的危險,有些東西它不被人矚目時,不熱鬧時,反能保持原來面貌;一旦熱鬧起來了,喜歡的人多了,卻被嚴重的商品化了,以至面目全非,大失古意。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實社會中,文化的商品化并不全是壞事,只是我們要有勇氣應對這個形勢,要保持清靜寂定的禪心狀態,在不失本然中善加把握。當然,如何從容應對是大學問,需要認真思考和籌謀。但有一點是可以提前想到的,就是萬不能心氣浮躁,倉促布局,不能在只顧追求最大效益時,卻丟掉了最有價值的東西,丟掉了千年少林的文化積淀和高古品位。

少林寺之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有這么大的影響,特別是到了明代,佛道文化都在相對衰落之時,許多名寺寶剎日顯消沉,少林寺卻能保持它崇高的名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林形成了文化交流傳統,吸納各種文化,有禪教與密教等的交流并存,有禪教與武學的交流,還有對中醫、養生之術的吸納等。在一些重要的歷史時期,寺僧不逃避現實,積極進入社會,保家衛國,匡扶正義,以高尚的武學精神表達對民族的愛,對國家的忠,這正是少林寺之所以擁有崇高聲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少林文化精神中最可珍貴的東西。今天發展“少林學”,一定要繼承這個優秀傳統,把保持吸收多種文化的胸懷,特別是要容納不同的武學思想,要聽得進不同意見,且不可閉寺自守,故步自封。

創新應該從最基礎做起。建議一些具體的學術建設一定要抓緊時間去完成,特別是一些基礎性工作。沒有堅實的學科基礎,“學”就立不起來,就是立起來了也不牢靠,日久難免東倒西歪。首先,應當盡快組織高水平的學術力量,完成《少林學概論》的撰寫工作,要以嚴肅的學術態度對“少林學”做出科學的學科界定,告訴大家究竟什么是“少林學”。其次,應盡快啟動少林歷史文化的基本文獻資料的整理出版工作,給所有研究這門學問的人們提供方便。最后,少林武藝的整理一定要尊重歷史事實,一定要正本清源,尋求少林武藝的真正源始,不能只為了適應市場,迎合觀眾,任意編造所謂的“少林功夫”。這類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古董出現多了,便會產生了負面影響。武學是一門復雜而特殊的學問,在當代中國,在“競技武術”長時間獨霸武壇的情況下,真正的武學及其學問早就被邊緣化了,武術主流至今仍是“競技武術”及其群體。對之,我們只能耐心等待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

今天少林寺的復興,“少林學”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中華武學的復興,意味著中華武學系統的重新建構,茲事體大,少林寺僧俗弟子要當仁不讓,以“少林學”的建設為責任,為重振中華武術的尊嚴而盡一份心力。

(作者系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原載于《少林學輯刊》(第一輯),釋永信主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發行。)

關于“少林學”的一些思考

【北京】徐文明


少林寺本身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少林學”的創立創造了條件。其一,少林寺歷史悠久。少林寺創建迄今已有1500多年,堪稱歷史久遠的佛寺。更為顯著的是,少林寺的歷史不僅漫長,還是連續的活的歷史,雖然歷經兵火戰亂,重重法難,但少林寺薪火相續,傳承不斷,一直延續到今天。佛教在中國代有興廢,歷史上很多名寺后世都難尋蹤跡,像少林寺這樣的具有悠久的連續的歷史的寺院還是不多見的。

其二,少林寺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少林寺現有歷代碑刻541通,其中既有南北朝時期的,又有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還有歷代塔額、塔銘305通,早至唐朝,近至現代,少林塔林更是一絕。這些眾多的金石文物資料既是少林寺連續不斷的歷史的見證,更是建立少林學的資料保證。少林寺還有眾多的文獻資料和口傳資料,這些資料既是少林學的研究對象,又是少林學成立的重要依據。

其三,少林寺是眾多佛教宗派的源頭。眾所周知,少林寺是中國禪宗的發源地,初祖達摩和二祖慧可都在這里長期傳法。少林寺的創立者跋陀禪師及其傳人僧稠等一系和曾在此譯經的勒那摩提、僧實一系都是當時著名的禪學宗派。跋陀禪師的弟子、少林寺第二任住持慧光大師是律宗的開創者,其門人道云律師及后世洪遵律師都曾在此住持,以后律宗三大派如南山宗、相部宗、東塔宗等都是由此而派生。少林寺還是地論師的發源地,由地論師后來衍生出華嚴宗。晚唐五代時期,少林寺一度成為天臺宗的根據地。唯識宗和少林寺沒有直接淵源,但是玄奘大師的家鄉和少林寺很近,他后來多次上書要求到少林寺去譯經,可惜他的申請沒有得到皇帝的批準。雖然如此,唯識宗主要流傳于兩京地區,與少林寺也有一定的緣份。中國漢傳佛教四大宗派中,至少三家與少林有緣,這也體現了少林寺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其四,少林寺擁有眾多的大師。少林寺一開始創立,就有許多大師與之結緣,如首任寺主跋陀禪師、慧光律師、僧稠禪師,在此譯經的勒那摩提、菩提流支、佛陀扇多,依寺結庵的菩提達摩、慧可禪師,稍后又有慧光門人大統法上、道云律師、道憑論師及法上門人凈影慧遠等。唐朝的義凈大師曾在少林寺建立戒壇,弘揚律學。唐代少林寺成為禪宗北宗的大本營,法如、老安、普寂等相繼住持,天下承風。在唐朝中期以后一直到晚唐那一段時間,少林寺及其周圍嵩岳寺這些寺院都在禪宗北宗的控制之下,北宗的很多大師都和少林寺有關。元代雪庭福裕中興少林,傳曹洞法脈,一直延續至今。唐初,少林武僧志操、惠場、曇宗等助秦王李世民平王世充,受到封賞,這是少林以武名世的正式記載。后來少林功夫漸次發展,名揚天下,出現了一大批武學大師。少林寺還有一批藝術大師,如首任寺主跋陀大師便是一位出色的畫家,曾手繪護法善神,將印度的繪畫技法傳入中國。少林寺還與古代科技發展關系密切,著名科學家,普寂弟子一行大師便出家于此,并在此圓寂。少林醫學源遠流長,特別是武學有關的治療跌打損傷之類的醫藥學非常發達,出現過許多醫學大師。

其五,少林寺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樞紐和典范。少林寺建立初期便立譯經堂,翻譯了《十地經論》等佛經,有很多印度來的譯經大師在少林寺參與經典的翻譯,為印度佛教和印度文化傳播到中國做出了貢獻。后來的中國佛教對外傳播,對新羅、日本的傳播少林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朝鮮的僧人在少林寺呆過,到元朝還有日本的僧人到少林寺長期學習中國的佛教然后往日本傳播,少林寺是印度文化往中國傳播、中國佛教向東方傳播的一個樞紐。在現代,少林功夫在海外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佛教,很多是靠少林寺這塊牌子。現在中國文化對外交流和輸出方面,少林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將來還要起到更大的作用。

其六,少林寺與少林文化具有非常突出的特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少林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禪武精神。內禪外武是少林文化的精髓,體現了內外、體用、剛柔、動靜的統一,這是中印文化結合的典范,更是中國佛教和中國文化創造性的體現。內禪外武,一個是內修的功夫,一個是外化的技能,少林寺的特點就是把內外結合在一起,禪、武結合,達到完美的合一,內外、本末、剛柔、動靜結合,打成一片,這就是突出的特色,在這個方面他是中印文化結合的一個典范。少林武術是不是源于像黃心川先生講的經行功夫,這個我沒有好好琢磨,我覺得經行只是坐禪坐久了出來散散步,與后來的武學相去甚遠,這可能是一個特別遙遠的源頭。然而這是一個思路,少林功夫肯定跟印度文化有關聯,不是一點聯系沒有,這是肯定的,它確實體現了中印文化的結合,是對印度文化的繼承,但在這個方面,它更體現了中國佛教的創造精神。少林文化的禪武合一恰恰體現了佛教的中道精神,把佛教最本質的東西在這里表現的很清楚,這個方面不應該說有什么欠缺,或者不好意思承認,應該大張旗鼓的宣傳,它的特色很突出。至少在武術方面,其他佛教寺院就沒有,是不能和少林寺相比的。能文能武,有體有用,于內有豐厚的禪學修養和文化底蘊,于外有止惡禁暴、抗侵御侮之術,有興辦產業、濟世報國之能,這正是新一代少林僧人的風范和發展方向。少林寺的特色需要保持和保護,更需要創新和推廣,如何突出少林文化的核心,發揮少林寺的品牌效應,也是少林學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其七,少林文化包容性強,三教具足,百家并逞,是嵩岳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的中心,更是整個中國文化的縮影。少林文化與少林學的范圍,不應限于少林一寺,應該將整個嵩山包括在內,因為少林寺并非孤立的存在,其生存命運一直與嵩山其他寺廟宮觀息息相關,在其他寺觀凋零不振的今天,更應重視其歷史文化。三教具足是嵩岳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嵩岳號洞天福地,為棲神靈藪,古仙真人與著名道士甚多,著名的有邛疏、浮丘公、王子喬、張道陵、寇謙之、潘師正、吳筠、司馬承禎、丘處機等,與此有緣的儒士和儒學思想家則有劉向、韓愈、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邵雍、程顥、程頤、楊時、蘇軾、蘇轍等,因而儒釋道三教在這里交匯融合,并行不悖。這里還是歷代政治家關注的中心,光是親臨的帝王上古傳說有黃帝、唐堯,還有周穆王、漢武帝、北魏孝文帝、唐高宗、武后等,將相大臣則不計其數。這里又是歷代文學家吟詠的對象,鮑照、江淹、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李白、岑參、孟浩然、劉禹錫、白居易、梅堯臣、元好問、李夢陽等都留下了名篇佳作。這里更是許多隱士棲身之處,如鬼谷子、孔鮒、李膺、陳窟、馮亮、邢子才、楊情、盧照鄰、盧藏用、武攸緒、武平一、李泌、蕭穎士、盧鴻一、王希夷、李渤、孟郊、種放、劉幾、晁說之、高仲振、白居敬、何靜業等,都曾于此棲隱。總之,這里凝結著中國文化的精華,是整個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

總的來說,少林文化歷史悠久、宗派眾多、大師輩出、文化資源豐富,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樣板,有非常突出的特色,這些構成了少林學成立的依據,就表明少林學是值得研究的,是可以研究的。少林寺以往的很多研究成果,都應該納入到少林學這個體系之內。很多有關禪宗的研究和律宗的研究,都算少林學以往的成果,我們都要充分吸收,這是以后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的基礎。

提出一個口號容易,真要建立一門學問,則非同小可。不是說我們在會上提出少林學,少林學就真的形成了,沒有這么簡單,今天僅僅只是個開始。我們先把旗幟亮出來,呼吁大家去研究這門學問,充實這門學問。這就需要有一個專門研究機構,有一定的資金配套支持,有學者隊伍的建立,有軟硬件俱全的完備的圖書資料庫,還要有一個刊物與出版社作為成果的發表渠道。資金方面不一定太多,但必須有長期穩固的投入,在使用上更要合理節約,等這個學科發展到一定階段,自身會具備造血功能,就不一定完全靠投入了。

學者隊伍建立從兩個方面:一個是促使現有的學者對少林學產生興趣,對此多下功夫,從中培養出少林學專家;二是培養新生力量,特別是研究生,鼓勵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從事少林學的研究,使他們成為將來的專家。學者隊伍還要注意專職與兼職的結合,可以廣泛吸收大學與研究單位的力量,建立一支有一定規模的兼職研究隊伍,同時還需要一定數量的專職研究人員。在資料庫建設上要力求完備,要舍得投入,同時還要面向社會,全面開放。刊物與出版社問題容易解決,但在辦刊方面一定要持之以恒,長期辦下去,不能一遇到困難就停辦,同時要兼顧專業性和靈活性,既要突出少林學這一主題,又要內容廣泛,從不同的側面來突出主題,不能過于執著和死板。

在研究方面,可以借鑒課題制,但要以最終成果獎勵為主,避免資金浪費。如此經過各方長期不懈的努力,在若干年之后我們就有一批專門研究少林學的學者,又有一批以少林學為核心的學術成果。少林學各方面的框架體系都搭建好了,內在的佛教和外在的武術、藝術和醫術都能貫通了。或許再過三五十年之后,再開一個會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少林學已經初具規模了,這是我們的期待!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原載于《少林學輯刊》(第一輯),釋永信主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發行。)


為生活做減法

【江蘇】杜紀英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也曾有著美好的夢想,并且全力以赴執著地去追求,去堅持,耗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可當所有的努力徒勞無益之后,激情也漸漸地消耗殆盡,留給自己的卻是生命的殘局。

生命的意義在于個體的自身經驗,我們每天忙忙碌碌,追求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和選擇的方向。人生有很多選擇,選擇需要智慧,在滄海桑田的歲月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不要為了一些虛榮的東西,而把寶貴的年華和快樂都放棄了。如果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狂奔,固執于錯誤的己見,就會加速自己的毀滅。一旦放下,說不定就會柳暗花明,別有洞天。

生命是活給自己的,而不是活給別人看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一個單位里,盡量做到不爭功,方能顯示自己的博大胸懷,贏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贊譽。簡簡單單的生活可以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心情愉悅。人生中,經常需要做減法——減去生活的狂躁,才能夠冷靜處事;減去浮躁,才能夠腳踏實地;減去過多的貪欲,才能夠保持清醒。不要和別人去攀比,只要和自己的昨天去比,在世俗的名利中保持一顆平靜淡然的心,這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寶積經》中說:“積財雖千億,貪著心不舍,智者說此人,在世恒貧苦。彼雖無一物,安住舍離心,智者說斯人,世間最富貴。”即是說,人的一生漫長而艱辛,年輕的時候,我們為了工作、學習和生活而去奮力打拼,常常活得疲憊不堪,而到了晚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更加需要學會為自己做減法,要學會量力而行,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不要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絆腳石,好好地享受自己當下生活。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其實就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在年輕的時候,心懷鴻鵠之志;到了中年,心容萬物;一旦到晚年,就應該活得灑脫輕松。

小區里的李大伯50多歲的時候不幸得了肝癌,等到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在生命彌留之際,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不舍,可是最終沒有逃脫厄運的糾纏。車子、房子只是活在世界上創造價值的附屬品,健康的身體和博學多識的智慧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辛苦了一輩子,走著走著,就到了人生的終點,活著活著就閉上了眼睛,在臨終前,卻不知道究竟得到了什么,回顧一生,留下了太多的遺憾。苦了一輩子,累了一輩子,該享受生活的時候,就安放下心中之欲望、身外之物。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旦失去了健康,身心崩潰,情緒低落,所有都會毀于一旦。

不管我們處在什么樣的年齡階段,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為生活做減法,去面對生活中的得與失,健康的身體才是我們生活的基石,每一天都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鎮江市作家協會會員,有作品發表在國家級、省級報紙雜志。)

半坡野菊花

【湖南】徐輝


半坡野菊花,從山坡上泄下,充滿禪意的金色小花,一叢叢、一簇簇,流淌著半坡平凡、質樸而溫馨的樂章。

每當我路過那半坡野菊花時,我都會不由得放慢了腳步,輕輕地呼吸它那柔柔的清香,年歷它那嬌小的身姿在清風中搖曳、輕舞,像在訴說一個關于晚秋的故事,或是一首關于愛情的歌。就算在車上,經過那半坡野菊花時,我也對它投去匆匆的一瞥,雖然那片跳躍的音符在剎那間閃過,急回頭,它們早已消失在都市的喧囂中。但就是那瞬時的一瞥,卻讓我驚呆而久久不能忘懷,更不能釋懷。

那是怎樣的半坡野菊花喲,嬌嫩的妍黃使你不得不懷疑自己的眼睛。一抹雨后的彩虹,一彎初升的新月,一泓山間的清泉,或是一雙秋水盈盈的明眸,可是,這些都比不上這半坡野菊花給你帶來的驚喜和感動。在都市公園的一處斜坡,它們無拘無束地盛開,開得花團錦簇,開得美麗燦爛,更開得淋漓盡致,每一朵小花都是秋和歌譜,在山坡的歌本上譜寫一曲唯我又忘我的秋聲。

半坡野菊花,在這浮華喧鬧的都市,鮮亮而明媚,如幽人獨自往來,牽引起一片片秋思的目光。無數的車流鳴著汽笛從它們眼前馳過,排出的尾氣和揚起的塵埃一次又一次地撲向它們,將它們的美麗遮掩和覆蓋,將它們的清香淡化和湮沒。它們究竟是用怎樣的招數和手段將身上的塵埃抖落,在充斥著汽油、煤煙味的混合空氣中,默默地、悄無聲息地散溢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揮灑佛性的光輝呢?

每到半坡野菊花吐露心曲的時節,我都會處于一種情不自禁的感動中。半坡野菊花,并不需要人工的培育,也不擊破要他人的叮囑,在它們該開放的季節,它們會不擇地勢,不擇環境,準時綻放,不管人們是否會給它們掌聲,也不管是否會有人為它們喝彩,它們都會默守心志,含笑吐芳。在霜重如雪的嚴寒中,依然傲霜怒放,訴說歲月的況味和生命的禪意。那沉郁的清香柔柔地鉆進你的鼻子,溫暖并加深你的呼吸,不可抗拒。它們一點也不像那些栽培在土陶和青瓷里的菊花,嬌貴、慵懶而難以侍候。傲霜斗風、不染媚俗的半坡野菊花呵,莫不是在用花開的禪心告知我們這些生活在虛華都市里的凡夫俗子們一個哲理:越平凡的東西越經久,越樸素的事物越接近真理!

半坡野菊花,平平實實地生長在都市山林的一角。本色而質樸,芬芳而禪意,不求浮名,不圖回報,不為孤獨而煩心,也不為路人的熟視無睹而抱怨,它們瀟瀟灑灑地活著,熱熱火火地生長,既不矜持,也不自卑,始終保持著令人心儀的情操和讓人敬佩的精神。

“沒有陽光的時候,它們自己就是陽光;沒有快樂的時候,它們自己就是快樂!”野菊花創造的,是一種何等知足而又充滿禪悅的世界啊!

(作者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協會員,在《黃河文學》《散文百家》《湖南文學》等報刊雜志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500余篇(首)。出版有散文集《淌過詩人的河流》,著有長篇小說《冷城》。)

小雪里的留白藝術

【河南】寇俊杰

 

小雪沒有鋪天蓋地、萬里飄飛的大氣磅礴,也沒有厚積薄發、至死不休的氣壯山河,她在空中似有還無的樣子,很小很輕,小心翼翼地旋轉飄飛,悄無聲息地落向大地。就算卯足了勁兒,也不過看起來大了些,密了些,落在地上還是很快就化成了水,似乎她是為水而來,變成固體只是她的一時疏忽而已。就是下了一夜,第二天,也并沒有多厚的積雪,只是在樹枝、房頂有了一層白,其他地方還是老樣子,但就是憑這一層白,你就可以想像大雪鋪地的雄壯,雪的意境也因此而豐滿,這倒很像是一幅關于雪的中國畫。

中國畫很重要的一個技法就是留白,通過虛實相間的布局,帶來空靈而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效果。古往今來,國畫大師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師。因為留白,斗尺白宣之間,天高地闊,山長水遠。譬如南宋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整幅畫中沒有一點水,只有一葉扁舟、一位垂釣的老漁翁,卻讓人感受到了煙波浩渺的意境,這就是“計白當墨”。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就在在于水墨留白。

在音樂、文學等藝術形式中也講究“留白”。詩歌有“意境在詩外”的表達藝術,音樂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余韻回味。藝術家在創作中為了更充分地表現主題,有意識地留出“空白”。“空白”并非沒有東西,而在于求其空靈,虛中求實,從而達到“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境界。

留白,是人生的一種境界。相傳,乾隆皇帝游江南時,見江面船只往來如梭,就問身旁的一位老和尚:“僧家,可否告訴我,江上有多少條船?”老和尚不假思索地說:“兩條。”乾隆皇帝說:“我看江上有這么多船,你為何說只有兩條?”老和尚說:“一條為名而來,一條為利而去。”的確,有限的生命,如果只是被名利填滿,忽視了健康、快樂、家庭、朋友……那么,正如紀伯倫所說的:“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弓滿易折,月盈則虧,既要有畫蛇之速,又要有無足之智,方能喝得杯中茶啊!

低處易藏污,高處不勝寒,只有淡泊名利,別人看似若愚,實則先知先覺;別人看似孤僻,實則境界至高。給人生留白,始終樂觀豁達地面對潮起潮落,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精彩;給人生留白,始終從容坦蕩地笑看花開花落,我們的人生才會處處花香。

留白,是生活的一種智慧。忙碌的工作和瑣碎的生活常常會遮蔽我們的心靈,麻木我們的神經,讓我們像陀螺一樣失去方向,丟掉自我。但燈紅酒綠,總會夜闌如水;燕舞笙歌,終將曲終人散。《菜根譚》里有一句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所以,不管如何繁忙,我們還是要找時間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讀一本好書潤澤枯澀的精神,聽一首音樂澄凈自己蒙塵的心靈,踏一次遠足撿拾欣賞自然的本性。不管如何催促,我們還是要找空隙放慢匆匆的腳步,觀一觀熟視無睹的風景,聊一聊工作之外的話題,念一念并不遙遠的親情。哪怕發一會呆也好,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只為給自己留一會兒屬于自己的時間。否則,不管事業多么成功,物質多么富足,沒有為心靈留白的生活,也是行尸走肉般愚蠢的生活。

為人處世,亦得留白三分。一個人,不管在哪個方向上走得再遠,心間也得留著三分空白。十分熟的專業,是努力的結果;三分生的留白,是為日后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缺了這三分,人便容易因惰性和麻木而落后。

小雪留白,只要你留的不是污染和浪費,就會比大雪漫天更有意義;人生留白,只要你留的不是空虛和寂寞,就會比來去匆匆更有價值!小雪留白,留的是雪,亦是人生。

禪?茶

【陜西】程龍


茶與佛門的緣分不淺,可謂源遠流長。相傳,茶最早為神農氏所發現,從此中華民族便有了飲茶習慣。西周之時茶被作為祭品使用,春秋之時茶被人們作為菜食,戰國之時茶又成為醫病藥品,到了西漢茶葉成為主要商品之一。而茶葉真正與佛門結緣始于晉朝,傳說晉朝的名僧慧遠大師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陶淵明,話茶吟詩,敘事談經傳為佳話。

到了唐朝,茶與佛門的緣分更深,不僅僅僧人種茶、采茶、制茶、品茶,更寫下了無數流傳深遠的茶詩茶聯。“茶圣”陸羽自幼被佛門收養,成為一名小沙彌。他從小便與寺里的僧人學習種茶、采茶,成人之后傾其一生完成了《茶經》。

佛門之中禪宗與茶的緣分尤為密切,這不僅僅因為茶能止渴、清目。更因為茶與禪宗的精神內涵相契合。修習禪宗之僧將禪與茶融為一體,所謂禪茶一味是也。通過品茶悟禪乃禪宗修習者一個必修課。閉目參禪之時,身邊總少不了一盞香茗,它能夠解除坐禪時瞌睡,更能夠讓內心清靜下來,反觀內心達到悟的境界。

不同環境,不同身份的人飲茶各有境界:市井之中,布衣百姓喝茶只為解渴去乏,往往幾個人坐在茶館里,一邊聊著感興趣的話題,一邊喝著茶自得其樂,喝完茶便又去為生計忙碌,還有人專以販茶為生,他們對于喝茶沒有講究,只有解渴就行;山水之間,文人雅士為風雅之事,三五知己相約小聚,山水之間,找一空地圍坐,席間香茗相伴,或吟詩,或作對,甚是愜意;佛門之中,僧人獨自沏茶,閉目參禪,偶爾品一口香茗,身心定靜,別無邪念,此時真正做到反觀內心。

文人雅士將名利看淡,他們比布衣百姓超然,這些文人內心更多的是一種灑脫、閑適。品茗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因此對品茗格外講究。在僧人的眼中,名利乃過眼云煙,生死乃輪回之道,這是一種超脫。茶讓他的內心定靜,能夠深入自己的內心深處,從而達到開悟的境界。他們與茶隨緣,不必執著于外在形式。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人從生到死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年輕之時為了生計勞碌奔波,不斷追求自己想要的名與利;到了中年,一切都穩定了,這時才有時間與閑情享受,約三兩知己品茗暢談;最后,到年老之時,才有機會靜下心來反思自己這一生,真正進入自己內心深處。第一種境界最低,年輕人內心浮躁,只為名利而活。一切圍繞著名與利,一念只差便會迷失自我;第二種境界中等,超然于名利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恬靜、閑適,年輕時的那份浮躁漸漸消磨,慢慢沉靜下來。然而,卻又過多的執著于外在形式,無法讓自己得到自在,第三種境界最高,超脫名與利、生與死,更多的是讓自己沉靜下來,反觀自己的內心深處,從而悟出人生智慧。

禪宗將茶的味道喻為人生三味,乃“苦”“甜”“淡”這與三種境界相對,年輕之時為了名利不斷拼搏,面對無數次失敗,無數個挫折,品嘗幾多苦;中年之時,一切穩定,該得到的都已得到,可謂苦盡甘來;年老之時,將一切都已看淡。才有機會靜下心來反思自己這一生,真正進入自己內心深處。

禪茶之中所蘊含太多的精髓,它讓人懂得“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茶更多的是讓我們學會如何與世界、如何與周圍的人、如何與自己的心靈和諧相處。朋友,忙碌一天之后,何不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為自己沏上一甌香茗,讓自己的內心沉靜下來,然后靜靜的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找到自我真實的本性。或許,你會悟出人生三昧呢!

讓生命輕裝前行

【山東】于世忠

 

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人為的為她加載東西,先是教她簡單的說話和識物,隨后慢慢教她動作,教她知識。這種加載,最初是親人施加的影響,后來,隨著生命的懵懂初醒、慢慢長大,生命本身也有了這種加載的自我需求和愿望。于是,加載就成了生命的一種自我加壓形式,成了生命之間比學趕幫的一種競賽狀態。

加載就加載吧!畢竟生命不是輕飄淺薄的東西,她需要知識,需要智慧,需要誠信,需要……她需要的太多太多了。這些東西不是生命的累贅,而是生命前進必需的動力。生命一路行走,離不開他們的助推和支持,就像航船前進需要壓艙石一樣。

然而,有些人性是貪得無厭的,對生命有幫助的拾取,損害生命的也拼命抓取,什么榮譽、地位、金錢、愛情……沒一樣東西不看在眼里,背負身上。有的一次抓取不夠,兩次,三次。榮譽地位高了還高,金錢多了還多,愛情的美酒喝了還喝。人老了,沒體能了,可是還是一股腦兒的加載,兒女的背在身上也就罷了,孫輩的也要往身上放。殊不知,這些東西那樣都有千斤重,再強健的體魄也負不起這些沉重的負擔。這時候生命變成了瘋癲的替身,身上提溜當啷什么都有,不為其累,反為其榮,理智變成了糊涂,樂此不疲,負重前行。

柳宗元有一篇著名的小文叫《蝜蝂傳》,是這樣寫的:“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有些生命,多像這種叫做蝜蝂的小蟲啊,酒色財氣,貪婪的什么都要,以至于失去了健康,丟失了生命,像蝜蝂一樣,至墜地死。

細想想,晦氣、倒霉、疾病、人禍等,無一不是與貪欲、與身上背負的東西多有關。東西多了,壓力大了,身體再棒,承受的重量也是有限的。不是嗎?為官者求你辦事的多,請客送禮的多,山珍海味天天吃,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就吃出來了;為求得一官半職,你整天憂思苦慮,神經就容易出問題;貪戀口福,難舍杯中之物,血栓就形成了……這些還是好的,那些權傾一時的貪官污吏、那些巧取豪奪的奸商、那些視財如命的賭徒……不是斷送了美好的前程,就是丟掉了身家性命。

佛經上說:“如何向上,唯有放下。”不但不要拾取那些有害生命的東西加載身上,而且還要把不應背負的東西卸載下來,起碼要背負的少一點,輕一點。有一首歌謠說得好: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墻里藏。只要從里跳出來,不活百歲也壽長。

對待生命背負的那些東西,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去追求。自己伸手摘的更好,摘不得跳一跳也可。如果它遠在天頂,你非要把它摘下來,那就恐怕要出問題了。黃金雖好,舉不動,你拼命要得到它,勢必要傷身勞神抑或身敗名裂。一句話:還生命一個簡單,一個輕松,讓生命輕松前行。

一葦渡平生

【吉林】盧海娟


我是文字的俘虜。讀書的時候,倘邂逅心儀的詞匯,必沉溺其中,神游八荒,念念不忘,直至反復用于自己的文章之中。

讀到“一葦渡去”,那時也就十七八歲,只記得當時讀的是一篇有些拗口的小說,至于講了怎樣的故事,作者是誰,都忘記了,只有這個詞匯留下來,連同我用大半生都參悟不透的意境。

橫舟滄海,一葦渡去,這是何等的逍遙?而天地之間只剩這一人一葦,又是何等的孤清?

我的眼前總有一幅畫:云煙蒼茫,青靄繚繞,蒼綠的山水若隱若現,在虛實有無之間,在來與去之間,一蓑一笠,一葦一人,看不到此岸在何方,更不知彼岸在何處,只有一顆執著的心,在天地之間,苦苦自渡。

與好友喝茶論道,才知這“一葦渡去”還有一樁禪宗公案,說的是梁武帝與達摩大師。

有一天,梁武帝接到報告,說是從佛教圣地來了一位叫達摩的高僧,他不敢怠慢,立刻派人迎接到都城建康。

一見到達摩,梁武帝就迫不及待地問:“我一直致力于建寺、造塔、寫經、度僧、造像等佛門的基本建設,做了這么多好事,有多少功德?”

達摩不緊不慢地回答:“并無功德。”

梁武帝聽了很失望,沉默了一會兒,又換了個話題:“什么是佛學的真諦?”

達摩答道:“佛在心里,心即是佛。”

梁武帝覺得達摩并沒有認真回答自己的問題,便一臉不快。

達摩見話不投機,便起身告辭。

送走達摩后,梁武帝把自己與達摩談話的經過,告訴了師父志公禪師。

志公禪師說:“這位達摩大師能為我們解說佛教的真諦,皇上怎么能怠慢他呢?”

聽志公禪師這么一說,梁武帝懊悔莫及,立即派人去追趕達摩,卻發現達摩已經飄飄然“一葦渡江”而去了。

關于渡江的“葦”,也有很多故事。

有人說,達摩在江邊見一老婦身邊有一梱蘆葦,便向她化了一根。江上,“一朵蘆葦花,昂首高揚;五片蘆葉,平展伸開,達摩雙腳踏于蘆葦之上,飄飄然渡過了長江。”

還有人說,達摩就在江邊折了一根蘆葦投入江中,化作一葉扁舟,飄然過江。

這兩個故事,都不是我想象中的。

一根葦葉,足矣!

所謂 “實相無相”,唯有擺脫世俗的認識,才能顯示諸法“常住不變”的真實相狀,而這“實相”就是“無相”。達摩一葦渡江,如果只看表象,是不可能的,是用了神通的。有人強說能,才描述那“葦”有“一朵蘆葦花,五片蘆葉”,或是干脆讓它化作扁舟——把這“一葦”設想得這么具體,原因就是,不相信達摩能一葦渡江。

一葦渡江本是無相,又何必糾結于葦花葦葉,何必糾結腳下是否有一葉扁舟呢?

就連那葦葉,不也溺在水里嗎?

腳下是茫茫苦海,抬頭是西方極樂,每一個人都是達摩,都踩在自己的葦葉上,渡紅塵,渡平生。

葦葉可以渡人,哪怕它細小纖弱,甚至沉入水里全無蹤影;佛法能渡人,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甚至念錯了的咒語。

好友還講了另外一個故事:有個老和尚看到山谷里有一道紅光,他很好奇,因為通常紅光都表示有大修行人在這里打坐入定。

老和尚到了近前,看到一間茅篷,里面住了一個老太婆。就問:“老菩薩,您在這里做什么?”

老太婆答:“師父,我在這里修行。”

老和尚問:“您在這里修行多久了?”

老太婆說:“我修了二十多年了。”

老和尚再問:“那您用什么方法修行呢?”

老太婆說:“我專門念‘六字大明咒’。”

老和尚繼續問:“這六字大明咒,您是怎么念的?”

老太婆很高興地答道:“唵嘛呢叭咪‘牛’。”

老和尚一聽就說:“老菩薩,您念錯了,應該是唵嘛呢叭咪‘吽’才對啊!”

老太婆聽了老和尚這番話,心里非常難過,想想自己在這茅篷中修了二十多年,不是全都白費了嗎?自己竟然這么糊涂,將“吽”念成“牛”,從今以后,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了。

老和尚走了之后,老太婆就開始念“唵嘛呢叭咪吽”。

老和尚走了一段路,回頭再看山谷,發現紅光不見了,不但紅光消失,還有一股黑氣沖上來——佛心不在,怨氣就沖了上來。

老和尚發現自己錯了,急忙折回山谷,跟老太婆說:“老菩薩,師父剛才是在考驗您的信心呢,其實六字大明咒就是‘唵嘛呢叭咪牛’才對!”

老太婆一聽,轉憂為喜說:“師父啊,您真會捉弄人!”

于是,老太婆繼續念她的“唵嘛呢叭咪牛”。

這一念,紅光又出現了。

發自肺腑的對佛法的信心,一念,便入修行;一葦,足以渡平生。


枯木禪

【重慶】王小梅


過了中年,很多年輕時能做的事情,也愈來愈望而興嘆了,老實講就是力不從心,有朋友祝我“枯木逢春”,只能淡然一笑,感謝對方的好意。

據《五燈會元》中記載,有人問到“枯木逢春何如”時,唐州大乘山和尚答道“世間稀有,不知他是否也帶著笑意。”

坐禪時,有時想象自己就是一只枯木,想象飛到拉拉山藤蔓和山嵐間傾倒的枯樹,愈是能靜下心,就愈覺得自己就是枯樹,也不能這樣說,枯樹本身應該是不會有“覺得”。

以前,我讀某些大師的著作,總相信“枯木逢春”指的就是不要放棄希望,如熄滅的火仍有溫度,還在等待春風吹又生。

但是,那年到一座寺院的圓通寶殿,看到在毘盧觀音像旁擺著四根枯木,和觀音菩薩一起接受祭拜供養,似乎默默道盡生命的榮枯光景。詢問法師時,法師說:“寂靜,枯木就是沒有希望,內心沒有希望,才會寂靜。”

原來如此,這位充滿智慧的法師內心世界,果然不同凡響。我常把坐禪和冥想,比喻成生命意識流的一個休止符,這個入定的姿勢是讓我休息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啊!但是對法師來說,坐禪是刀刃上的事,是要用生命來拚的。

坐著,心里總會出現各種噪聲、欲望游動,一下想調整姿勢,想起身喝口水,想著:“我這個姿勢對嗎?”過了15分鐘,又想:“嘿,我坐了15分鐘,真厲害。”就這樣,自傲的我執跑出來了。“還有什么什么人要聯絡的,等我忙完告一個段落再來打坐吧”,凈想著這些事兒,一個下午就這樣飄忽度過。

法師慈悲地開導我:身是枯木,心是枯木,再無任何希望掛心頭。只有靜靜地,回歸到絕對寂靜的狀態,才能獲得如實的智慧。

面對黯淡光線下的四根枯木,眼里是枯木的形狀,難免想著枯木以前種植在何處呢?那里有什么樣的風景?鳥會在樹上筑巢嗎?坐禪,是不是也要把自己坐成一段枯木呢?法師說:“心枯,人才能活,你枯枯看吧!”初聞此語,內心著實震撼,每個人的人生,也可以嘗試來枯看看。讓心枯著,欲望和執著也就枯了。

憨山大師曾題詩:“少小離鄉不見家,回思往事總堪磋。故人猶想兒時面,枯木難開舊日花。”中年后入禪,多年未見的親友,只在記憶中保留青春容貌,回頭再見自己,也早現枯木相了,再無春天的盛開。

枯木是所有生命最后的歸宿,如佛陀要展現給我們的空性。在枯木前,老去的身軀如何看待生命呢?不就是智朋禪師那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嗎?參悟著“枯木禪”,讓我的心頓時豁然開朗起來!

四禪八定

佛教的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禪八定是禪定的基礎,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時,也曾修行四禪八定的功夫作為助緣。

色界四禪

1.初禪是用各種方式消除種種煩惱、欲念,達到無憂無欲的境界。初禪雖然已經脫離欲界的惡不善法,但是還保有尋和伺等原始思維。

2.二禪是進一步把覺和觀都除去,不尋不伺,自然得到一種歡喜(外喜)。此時甚深禪悅油然生起,心靈朗然洞徹,如同從暗室中走出,見到日月的光明一般。

3.三禪是進一步連歡喜也不要,只有一種心平氣和,舒舒服服的樂(內樂)的境界。此時綿綿的妙樂從心中流出,遍滿全身。

4.四禪是連樂也沒有了,達到安穩調適的心一境性的體(性)境界。此時心靈空明寂靜,有如明鏡離垢,凈水無波般湛然而照,萬事萬物都顯現無遺。

無色界四定

1.空無邊處定,是調試到哪里,哪里便是空。此時心中明凈,無礙自在,好像飛鳥破籠而出一樣,在虛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2.識無邊處定,是連空的印象也沒有了。此時只見過去、現在、未來諸識顯現,與定相應而不分散,心中的清凈寂靜,無法用言語形容。

3.無所有處定,是舍空與識等內外二境,而緣無所有處。此時心內空無所依,諸想不起,安穩寂靜。

4.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破識無邊處的有想境界及無所有處的無想境界。此時,一切有無相貌都蕩然無存,心中清靜無為,達到三界定相里的最高境界。

四禪八定屬于世間定,是禪定的基礎。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時,也曾修行四禪八定功夫作為助緣,所以四禪八定的重要性不可忽視。由四禪八定的內容可以得知,每一項的禪定成就都是對于前一項的境界感到不滿足,而再加功用行,精進修持所達成。但是,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還不是究竟止息之處,還需要更進一步努力精進,觀人空、法空,才能徹底去除心垢,達到解脫之境。

日僧德始別少林

現在少林寺的碑林中,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首上寫著一行大字——“少林禪寺住持淳拙禪師道行之碑”,落款為“日僧,德始書丹”,時間是“大明洪武歲次壬庚五月端陽”。

這個德始是日本國僧人,名字叫佐田木山。明朝洪武年間,他隨日本留學僧來到中國嵩山少林寺,拜少林藏主和尚淳拙為師。立“門生貼”的時候,淳拙法師給他起了個法名叫德始。

德始入寺以后,除學習佛經以外,對于少林武術特別熱心,沒早沒晚地練。他常常對寺僧們說,他要繼承他老爺爺的大業,為強國富民干一番事業,要把少林拳術學到手。

時間長了,僧眾們才弄清楚,佐田木山為什么對少林拳下這么大的功夫。原來,在中國元朝皇慶元年,就是公元1312年,佐田木山的老爺爺,曾來中國少林寺苦學修煉十二年,學到了少林寺的拳術和棍術,在佛學上曾得到過“大智禪師”的尊號。直到公元1324年,大智禪師才返回日本國土。回國以后,正遇上日本國北方戰火紛飛。大智禪師把他學到的少林拳法、棍術,傳授給日本帶兵大將菊池勢的士兵。士兵們竟用少林寺拳法、棍術,擊敗了對方。因此,大智禪師和全家人,受到國王和人民的尊敬。所以,佐田木山跟隨日本留學僧來到中國,一心想在少林寺學好武術,準備在強國富民上出一把力。德始在少林寺習武三年,學到不少武藝,并且與寺內眾僧也建立了親密的友誼,在感情上如同手足。三年后,德始和尚要別寺返回國土。那時候,少林寺有一千多名僧人,他們對德始均是戀戀不舍。在德始離寺前三天,眾僧要為他餞行。按照少林寺的規矩,凡感情好的僧友遠去,都要餞行,贈送紀念禮品。送紀念品得先送個禮單,行者從禮單中選一、二件帶上作為留念,其他禮品心中收下就算了。

這天,德始從外邊練武歸來,見禮單擺滿了一桌子,他就一張一張地看起來。有的是送佛珠、袈裟,有的是送槍、刀、劍、戟,有的是送琴、棋、書、畫,唯有最后三張禮單上寫的禮品很特別。一個是喂馬僧相從,禮品是“一條腿”;一個是伙頭僧闊訓,禮品是“一只手”;一個是執事僧恒用,禮品是“一個頭”。德始看完這三張禮單,又驚又喜。因為他雖然來少林寺三年,一則是寺里僧眾多,有些只知道是寺僧,不知道姓名,更沒有在一起暢談交往;二則自己拜的有師父, 每日專心跟師父學藝,也沒多余時間與其他僧人交往。現在送“腿、手、頭”禮的三個僧人,以前只見面打過招呼,沒有交往過。因此,德始決定先拜訪這三位僧人。

天一亮,德始就到飼養院來拜訪喂馬僧相從。他來到院門口,看見相從赤著脊梁,卷著褲角,手里拿著—塊鐵磚,在自己身上上下排打,好像是鐵錘打在木頭上似地,竟然排打了一個時辰。等他停下來,德始才走上去施禮。相從一見,親如兄弟。說德始要別寺了,他要陪同德始觀賞“中岳八奇”。說著話就進馬廄,牽出一白海龍馬。這匹海龍馬有四尺多高,性情暴烈,出來馬棚,又叫又踢,簡直像老虎出了籠。可是,相從一點兒也不害怕,他把馬往樹上一拴,伸出一條左腿,故意讓馬來踢。馬踢了一陣,他又換出右腿,讓馬重踢。這匹烈性馬起初很暴躁,踢的時間長了,累得它自然不踢不跳了。這時,相從把馬鞍備好,讓德始騎上,他自己跟在馬后,兩個人去游“中岳八奇”了。“中岳八奇”又稱“中岳八景”,即“嵩門待月”“轘轅早行”“春耕潁水”“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八奇”游看一遍,有百里路程,他們僅僅用了半天工夫,邊走邊看,不到中午,又趕回少林寺來。海龍馬累得通身是汗。德始從馬上跳下來一看,相從還是卷著褲角,不哈不喘,蠻有精神地與他談話。德始還沒問他,相從就說:“德始師,練拳如練兵。人身如營盤一座,心為主帥,身為老營,眼為偵察,手為先行,足為士卒。元帥發出令,一齊往前征。一座營盤應先強士卒啊!”德始聽罷,向相從深施一禮。說:“您的厚禮我收下了。”

德始從飼養院回來,走到香積廚前,看見伙頭僧闊訓,把圍裙塞在腰間,袖口卷到肘子以上,一手抓著個掉了耳朵的破鼎腿兒,將鼎舉過頭頂,在香積廚前旋風似地跑。柳斗大的鐵鼎,足有百斤,闊訓像耍繡球一樣,兩只手來回轉著舉, 不時地還玩個花套路。德始在一旁看得入迷,直到開飯的云板聲響起來,闊訓才停止旋練,打個飛虎轉身勢,把破鼎放在地下。

這時候,他看見德始在旁站著,便走上去深施一禮,說:“德始師,找你好一會兒了,說你看‘八奇’去了。您要離寺了,拙弟中午去為您做飯餞行。走!您到齋堂里去坐。”說著話,他就把德始推進齋堂里。

德始坐下來時候不長,闊訓左手將竹簾一揭,右竽握著一只方桌腿,把飯端進來了。一張明亮的大方桌面上,擺著四盤八碗火鍋菜,兩邊還放著兩大盤千層油餅。闊訓走進齋堂,說聲“請”,隨手把方桌放在屋中央。德始看到闊訓這一手,心中敬佩不已。

吃飯時,兩人談得盡興,德始問闊訓如何練手法,闊訓直言相告說:“手為先行,先行要精靈。手起撩陰,腳打膝分,膝起望懷,肘法護心。出手不離口,足進緊踉手;足隨手起,手隨足落;一枝動,百枝動。先行要有硬功夫啊!”兩人談得很投機,離席的時候,德始向闊訓深施一禮說:“您的厚禮俺收下了。”

德始去訪執事僧恒用時,天色已晚。他離鐘樓還遠,就聽到上香鐘響起來,他緊走幾步,往鐘樓里一瞧,見執事僧恒用,沒有用錘敲鐘,而是甩開腦袋往鐘上碰,撞得大鐘有節奏的“當當當”響。恒用撞罷以后,走出鐘摟,看見德始,兩個人相互施禮,恒用先說話了:“德始師,你在寺里三年,咱們沒有暢談過。您要別寺了,拙弟送給您一份薄禮——‘頭”。就是說,我向您身上撞一頭,您能收起這個禮,我對您歸國就放心了。”

恒用把話說出來,德始當場就答應收下了。等德始準備妥當,恒用就從遠處硬著脖子,伸著頭向德始胸前撞來。德始起初想讓他碰一下,試試他的力氣,可打眼一瞧,恒用的頭像個鐵球一樣向他胸前撞來,他急忙躲閃開。恒用撲了個空,擦著德始的衣服,一頭撞到一座石碑上,“嘩”地一聲,石碑被撞碎成了好幾截。

這時候,上香的師父們正往大殿去,恒用走過去跪到方丈面前說:“我犯了法規,撞壞了石碑,請方丈懲處。”這一切,來上香的師父們都看見了。方丈慈悲地說:“無意撞碎,恕你無罪。”

德始看自己還收不下恒用的這份“厚禮”,也走上前去,對他師父淳拙法師深施一禮說:“師父!今年我不回國了,愿在這兒繼續住下去。”

眾高僧聽后,一齊向他施禮道:“誠則靈矣!”

據說,從那時候起,德始又在少林寺住了好幾年,繼續練功深造。直到他的師父淳拙法師圓寂以后,德始埋葬罷師父,又給師父立下道行之碑,才返回日本國土。

《禪露》的“禪”和“露”

【河南】高天星

 

清輝月朗

禪露靜祥

禪宗釋禪意

問禪人間真諦

 

木魚聲聲

虔誠諦聽

禪露之禪

浮塵一味禪茶

 

幽幽梵鈴

叩首禪院

禪露之禪

塵世一朵心香

 

禪露之露

 

春華秋實

慈祥結籽

晨鐘暮鼓

涅槃塵世善惡

 

深山禪堂佛燈

香燭禪思裊裊

合手福田禪宗甘露

皈依心禪慈航方向

 

諦聽禪音虔誠幽邃

忘卻紅塵煩憂俗事

靜心合十禪露甘霖

禪心皈依知行在路上

(作者系鄭州大學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文藝學研究生導師。)

少林寺前的吟游

【寧夏】熊軻

 

不在如幻的泡影中迷離,佛火星星閃爍

千載鐘鳴褪去俗世的喧囂,掛念心聲

信步少林,一方云水在宣紙上暈染描摹

眸子將美歸納,是山形、慈雨、塔風

心地清凈,原是有靜寂平安

 

守一禪心寄情梵林,問了嵩山悟菩提

留下淺淺微笑,是客來,也是歸去

指尖沾染影子,想起北魏時候某個日子

攜影還愿,歸于善字,輕吟剎那

萬籟沉默的本質,眉目間的歲月

 

藏著段段記憶,一切隨歷史沉淀

低頭便見到履跡、苔痕、泥沙

卓錫井留下苦辣酸甜,守著維摩一默

沉下去俗慮,升起來佛緣


(作者系寧夏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泰山文化研究會。有作品散見于《詩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建設報》等。)

少林河(組詩)

【河南】倉超

 

河與寺院沒有距離

寺是河的名

河是寺的名

源水的盡頭

是少室山奇麗的風光

遠去的河水日夜流淌

沉淀凈泥沙后

匯入大海的

不只是五乳峰的溪水

還有佛子虔誠的祈禱

 

少林河的清靜

只在把繁紛的夢囈

散落于卵石之間

伴著晨鐘的響起

時光與香燭一起點燃

青煙寧靜飄遠

與誦經聲融為一體

等待著

星空的天燈亮了

于暮鼓的余音里

輕輕掠過安詳的夜空

 

枕著少林河水入睡

醒來后的揮拳腳影

驚飛的

不止是禪房的棲鳥

鮮活的生命

因水而滋養活力

好去聽生命的呼吸

與拳腳交替的吶喊

而后雙手合十

去傾聽

河水一樣的梵音


(作者系河南省作協會員,資深媒體人。)

學禪有感

【山東】高懷柱


為愛禪詩結佛緣,身臨佛宇廣無邊。

心慈修到行良善,一葦能航渡百淵。

 

雨去風來也悟禪,月明不覺水生寒。

世間哪有般般苦,一葉輕舟萬里閑。

 

鶴翥常依千里水,云飛不舍萬重山。

久經磨礪禪心靜,氣定神清在世間。

 

百事纏心放下難,千絲斬斷一身安。

山空悟出新天地,鳳戀梧桐去復還。

 

不是花邊便水邊,泉流蟲語總纏綿。

風清氣爽行何處,身在山中月在天。

山寺

【河南】李鈞

 

山中的寺廟

流水流著禪意

云靄漫著禪意

老銀杏樹上的鳥雀

也鳴叫著禪意

悟道的老禪師

雙目微閉

內心波瀾不驚

 

魚兒淺游

蟲兒徐行

古樸的茅堂

古樸的門窗

一杯野茶

裊裊著縷縷清香

 

山影在寺里

水聲在寺里

真正的寧靜

源于不染塵雜的心靈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鄉土作協理事,迄今已在《詩刊》《綠風》《散文詩》《作家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作品2000余首,獲報刊征文等級獎三十多次。)

少林寺《禪露》2022年第6期大事記

(2022.11-2022.12)

 

11月3日至13日

寺院派遣延沛法師、延體法師及延燁法師抵達歐洲,與歐洲少林聯合會秘書長延良法師一同,在奧地利維也納少林文化中心開展為期兩個周末的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經過11月5、6日及12、13日為期四天的緊張培訓和嚴格考核,來自奧地利、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法國、意大利、希臘、英國、瑞士、波蘭、荷蘭、瑞典13個國家的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館中心負責人、教練共152人次參加了本次培訓,并通過考核取得了相關的段位認證。

本次少林功夫培訓認證主要面向熟練掌握少林功夫的文化中心、武館負責人及教練開展。通過歐洲少林聯合會前期的宣傳介紹,此次培訓認證在歐洲各文化中心、武館得到了極高的認可,共有29處文化中心和武館負責人、教練參與培訓認證。

通過此次培訓認證,學員一致反映少林功夫段品制的研發和推廣,是少林功夫在海外弘揚少林文化的重要基礎,能夠讓更多的少林功夫愛好者能夠更系統、更科學地練習少林功夫。同時,其認證證書極大地提高了練習者的動力,并增強其榮譽感和歸屬感。

 

11月6日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盧江一行到少林寺調研,了解全面放開后少林寺僧人的健康狀況。

 

11月7日

贊比亞少林文化中心成立一周年,少林寺召開視頻會議,與各地少林文化中心分享贊比亞少林寺發展成果與經驗。

經歷一年的耕種,少林寺法師、河大碩士、非洲弟子組成的贊比亞少林文化中心,日常精進不輟,加上華人企業家蔣慶德先生發心護持,各方秉持菩薩道,慈悲喜舍、成就未來,成就了少林文化中心及其團隊,也成就了華人企業團隊。遠在歐美的少林弟子看到贊比亞少林文化中心一年來的變化,紛紛感嘆:“你們是在最窮的國家,做最美的事業。”

當天,釋永信方丈還邀請河南大學武術學院院長洪浩教授一起,與遠在非洲的河南大學學生交流。

2019年,安徽外經集團董事長蔣慶德居士與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共同商定建設成立贊比亞少林寺。該項目于2020年10月動工,2021年9月封頂,同年11月交付少林寺管理,并派遣延侖法師帶隊駐錫弘法。

贊比亞少林文化中心項目由外經集團華安公司籌資建設,總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580萬美元,是“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品牌”。寺院全堂總計229尊佛像,是目前非洲供奉佛像最齊全的寺廟,也是目前非洲最大的中國佛教寺廟之一,為中國嵩山少林文化中心非洲總部所在地。

贊比亞少林寺采用中國傳統寺廟布局,呈五進中軸對稱式,由九大單體建筑組成:分別是山門、天王殿、神靈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寮、居士寮、鐘樓、鼓樓組成。院內道板磚廣場總面積為 6000平方米。獨具特色的中式建筑讓人一進山門仿佛置身中國,可見其建筑設計考究,獨具匠心。

 

11月11日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前往塔林,檢查塔林瀕危古塔修繕情況。永信方丈強調,少林寺塔林不僅是少林寺祖師大德的安眠之所,更是珍貴的人類遺產,是我國建筑、雕刻、書法等珍貴的藝術遺存。他指出,施工單位應在文物保護部門的指導下,妥善施工,力求保持原貌,修繕瀕危古塔。

 

11月13日

“第27屆西班牙國家功夫武術錦標賽”在西班牙馬德里Azuqueca市政體育中心隆重舉行。該賽事由西班牙功夫武術部、西班牙皇家空手道及相關學科聯合會組織、市議會及卡斯蒂利亞-拉曼查空手道聯合會聯辦,賽事也得到西班牙高等體育委員會的高度認可。期間,來自西班牙各省代表隊的300多名功夫武術愛好者參加比賽。

此次比賽的評審標準,嚴格按照國際武聯(IWUF)錦標賽評判規定。比賽的武術項目有:長拳、南拳、少林拳、武當劍法、蔡李佛拳、詠春拳、太極拳、洪拳、散打和太極推手等。參賽團體分少兒組、青少年組、成年組與老年組。

西班牙少林禪中國文化傳播中心會長、少林俗家弟子朱啟輝代表瓦倫西亞省,率團參加本次錦標賽,并為瓦倫西亞省摘回28塊獎牌,包括13塊金牌、6塊銀牌和9塊銅牌,得到瓦倫西亞省市領導和省體育局的高度贊揚,省報(LAS PROVINCIAS)和體育局官網也重磅報道了本次賽事活動。

 

11月15日

中國佛教協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行開班式。課程安排集中在11 月 15 日至17 日期間,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吉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演覺法師等出席開班式。

受疫情影響,本次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釋永信大和尚參加了培訓。

 

11月17日

中國佛教協會第十屆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號召佛教界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推進新時代佛教中國化行穩致遠,不斷提高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審議通過了《漢傳佛教活動場所設立牌位管理辦法》和中國佛教協會第十屆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決議,通報了《中國佛教協會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倡議書》。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釋永信大和尚出席會議。

 

11月24日

禪宗祖庭少林寺一年一度的冬季“禪七”正式起七。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禪七僅限本寺常住參與。諸參克服困難,聚集少林寺禪堂,息諸外緣,克期取證。

 

12月8日

按照登封市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要求,嵩山風景區定于當天起恢復開放,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二祖庵、達摩洞等景點恢復開放。

 

12月8日至30日

為迎接新春到來,少林寺于12月8日開始,特向社會各界人士征集寺院殿堂春聯。

期間,少林寺先后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春聯作品百余副。經過評委會認真評審,共遴選出適合寺院殿堂使用的41位老師的春聯作品。

 

12月11日

釋永信法師的新書——英文版《THE SHAOLIN TEMPLE STORY》(少林故事)于海外亞馬遜平臺正式上線。本書以釋永信方丈為第一視角,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探索少林寺的歷史、文化、禪與功夫。

 

12月14日

河南大學“河南省佛教中國化研究中心”朱麗霞團隊抵達少林寺,與少林寺僧眾深入座談,開展“影響新時代中原佛教健康傳承突出問題研究”專題調研。

 

12月18日

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全日本少林氣功協會隆重舉辦“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紀念音樂暨演武大會”。在該協會負責人秦西平的策劃和組織下,大會獲得圓滿成功,近百人參加了該活動。

 

12月23日

少林寺轉輪大藏經“萬人抄經”活動,自2015年啟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諸善信不吝筆墨,踴躍參與。

據統計,目前,繼《大般若經》(600卷)之后,又陸續抄寫了《華嚴經》80卷,《地藏經》3卷,《寶積經》300卷,其余部分經卷待書法家抄寫,基本全部完成。

 

12月30日

農歷臘月初八,為中國傳統的“臘八節”,亦為佛祖成道紀念日。當天,少林寺及各地下院、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等廣施臘八粥,與全球少林文化愛好者共同品嘗少林五行臘八粥,通過廣施佛粥活動,傳遞佛教平等慈悲、圓融和合、生態環保理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當天,少林寺在各地的下院、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等地,也設立有施粥點,并舉辦形式豐富的慶祝活動,與大眾結緣,以更好地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媒體報道

《德國僑報》:少林僧團到訪科隆受歡迎


11月14,少林僧團在歐洲培訓認證工作圓滿結束后到訪德國科隆少林文化中心,少林僧人延沛法師、延體法師、延燁法師及歐洲少林聯合會秘書長延良法師的到來,受到了中心負責人釋延坡法師、延合法師及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延坡法師首先致辭,感恩恩師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慈悲,對此次的活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鼓勵,感謝區政府發來的慰問賀電,感恩少林大家庭成員、少林弟子、商會、教育、僑聯等各個領域一百多人參加。隨后,法師們帶領全體人員舉行了莊嚴的祈福法會,祈福世界和平、眾生安樂。

學員代表教練及延燁法師、延坡法師、延合法師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少林功夫。延沛法師為大家生動地講解了少林文化及禪修方法,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少林寺歷史及少林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講座結束后,延沛法師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互動,學員們積極提問,延沛法師細心解答,為大家解開了對少林的疑惑和好奇,同時延沛法師誠摯邀請大家到少林寺參訪體驗,最后大家歡喜合影。

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少林文化一直深受海內外的熱愛與支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及融合體的產物,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優良傳統,這點很重要,這是少林寺歷久不衰、有序傳承至今的主要因素。今天的少林寺,汲取歷史上文化交流發展的經驗,在遵循佛教傳統不變,僧人修行內容不變,追求目標不變的前提下,不斷地走出國門,尋求新的交流和融合形式,讓少林文化更好的服務人類,改善心靈的健康、貢獻智慧與力量。

 


大河網景:一葉知秋 少林寺千年銀杏樹黃了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說到深秋,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就是金黃的銀杏葉,而在嵩山腳下的少林寺,每一年秋季都是攝影勝地,少林寺里每一座殿宇、每一間房子,甚至每一棵樹,都有故事可講。

逢寺必栽銀杏樹,銀杏樹樹干高大、葉素雅潔凈,秋冬之際金色的銀杏葉鋪滿寺院,襯托出寺院的莊重肅穆。金黃落葉與僧衣融為一體,創造出超脫塵世的空靈。銀杏樹作為佛門圣樹,有著植物界“活化石”的美譽,生長慢、壽命長的特質使銀杏樹本身就自帶光環,充滿靈性。

少林寺常住院的天王殿前、碑林甬道中間,今存古銀杏樹四株。北邊的一株尤為粗大,高約25米,胸圍5.6米,樹齡在千年以上,為珍貴名木。

2007年6月26日 ,鄭州市林業局人員專程前往監測這株古銀杏樹,據技術人員測算,該銀杏樹已有一千五百年樹齡,是登封市現存最古老的樹。據測量結果顯示,該銀杏樹高達二十五米,冠幅達三十七米。南側三棵,路東一棵,路西兩棵實為一根所生的兩棵樹。

銀杏樹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它不但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也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隨風飛舞的扇形銀杏葉如金色蝴蝶,零落飄散在甬道和蓮階之上,與僧人、古樸的寺廟建筑相得益彰,令禪宗祖庭少林寺禪意愈濃。

 


中國少林僧團到訪科隆少林文化中心

◎德國華商報

 

2022年11月14日,中國少林僧團在歐洲培訓認證工作圓滿結束后到訪德國科隆少林文化中心。

少林僧人延沛法師、延體法師、延燁法師及歐洲少林聯合會秘書長延良法師的到來,受到了中心負責人釋延坡法師、延合法師及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延坡法師首先致辭,感恩恩師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慈悲,對此次的活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鼓勵,感謝區政府發來的慰問賀電,感恩少林大家庭成員、少林弟子、商會、教育、僑聯等各個領域一百多人參加。

隨后,法師們帶領全體人員舉行了莊嚴的祈福法會,祈福世界和平、眾生安樂。

學員代表教練及延燁法師、延坡法師、延合法師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少林功夫。延沛法師為大家生動地講解了少林文化及禪修方法,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少林寺歷史及少林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

講座結束后,延沛法師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互動,學員們積極提問,延沛法師細心解答,為大家解開了對少林的疑惑和好奇,同時延沛法師誠摯邀請大家到少林寺參訪體驗,最后大家歡喜合影。

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少林文化一直深受海內外的熱愛與支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及融合體的產物,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優良傳統,這點很重要,這是少林寺歷久不衰、有序傳承至今的主要因素。

今天的少林寺,汲取歷史上文化交流發展的經驗,在遵循佛教傳統不變,僧人修行內容不變,追求目標不變的前提下,不斷地走出國門,尋求新的交流和融合形式,讓少林文化更好的服務人類,改善心靈的健康、貢獻智慧與力量。

 


“中國功夫”歐洲大火!奧地利也有少林寺?

捷克人的“套路”你又知多少?

◎歐洲時報

 

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不僅講究剛柔并濟,內外兼修,也蘊含著中華民族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在歐洲,人們將中國武術稱為“功夫(Kongfu)”。

中國武術在歐洲的廣泛傳播,要歸功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流傳的功夫電影,包括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一些電影演員,他們將中國武術帶到了世界各地,使武術在西方找到了“土壤”。中國武術其深厚的文化價值令西方人著迷,它尊重人與自然,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可以讓人在其中找到很多人生的答案。

在研習武術的過程中,很多歐洲人發現它賦予了我更多生命的意義。中國武術崇尚天人合一,講究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生,通過武術讓他們學會了更好地與這個世界相處。并且,它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健康價值。

不少歐洲人說,因為習武讓自己學會了努力與尊重,培養了耐心和恒心,也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

武術的歷史是復雜的,而且受地域、文化、習俗、傳統、意識形態、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不同國家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中西方武術因為其文化內涵不同,也表現出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但不論是中國武術還是西方武術,都能讓習者獲得對自己身體、能力的信心和對自己極限的認識。而且通過練武,還可以改變身體健康。中西方武術之間并無原則上的差異,都是追尋美好生活的方式。

中國武術是東西方對話溝通的一個橋梁。中西方武術在強身健體層面異曲同工。但中國武術是集健身、防身、修身于一體,同時融匯了醫理、哲理、拳理,是中國人整體思維的一種整體表達,也彰顯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歐洲,人們比較注重更高、更快、更強。而中國武術講究你更高我更低,你更快我更慢,你更強我更柔,這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以中國武術中的太極拳為例,其不是一種對抗而是對話;不是如表象看到的慢,而是可以控制身心;也不僅僅是一種武術運動,而是認知自我的一種良好途徑、認識世界的一種中國方式,是中國人對自然認知總結并傳達給世界的一種文化精品,也是一個能用身體感悟中國文化的載體。

中國文化是“和”的文化,正如中國武術文化的精髓不是攻擊而是防守,中國武術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詮析縮影。中國人對生命的理解和解讀,未來會給人類新的思考,而且這思考不是強加,是分享。向世界分享以中國武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讓更多人因武術而健康快樂,同時了解中國文化、愛上中國文化、運用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真正為人類的福祉做出獨特的貢獻,并為其認識世界提供中國視角,中國思維、中國智慧,美美與共,世界大同。

很多國內的小伙伴也許不知道,奧地利也有少林寺呢!許多奧地利“中國功夫愛好者”都在那里學習武術,今天就和莉莉一起去揭開奧地利少林寺的神秘面紗——

在捷克,不少當地的太極拳愛好者前兩天還進行了一場“套路”的較量,讓我們跟著《維城》的鏡頭一起去看看捷克人的“套路”有多少是你我熟悉的?

 

 

奧地利舉辦歐洲區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

◎歐洲時報

 

少林功夫作為少林文化的代表,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段品制》作為評價習練者少林功夫水平的等級制度,旨在通過標準化的少林功夫段品制技術體系的建立,推動少林功夫的傳播,增進世界人民健康為目標。少林功夫段品制的推廣,可以使少林功夫的愛好者們更好地了解少林功夫的歷史與文化,更好地認知少林功夫的內涵,更為系統而科學地習練少林功夫,更好地通過習練少林功夫達到強身健體,修養身心及文化交流。少林功夫段品制建立規范了少林功夫學練體系和技術等級評價標準,設立九段九品的少林功夫段品制。段位由低至高依次為一段至九段,品階由低至高依次為一品至九品。學員通過考核評審后,逐級晉段(品)。

少林功夫段品制經過數年的研發,已形成了完整的教材、教學方法、師資和考評機制。在中國進行了多年實際教學考評,完善了相關內容,累積了豐富的實際經驗。目前,中國已有近4000人次參與并通過了相關考評。2022年8月24日,歐洲少林聯合會召開會議,決定寺院派遣僧團前往歐洲開展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工作。

2022年11月3日,寺院派遣延沛法師、延體法師及延燁法師抵達歐洲,與歐洲少林聯合會秘書長延良法師一同,在奧地利維也納少林文化中心開展為期兩個周末的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經過11月5、6日及12、13日四天的緊張培訓和嚴格考核,來自奧地利、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法國、意大利、希臘、英國、瑞士、波蘭、荷蘭、瑞典13個國家的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館中心負責人、教練共152人次參加了本次培訓,并通過考核取得了相關的段位認證。

本次少林功夫培訓認證用四天的時間完成一至四段的學習考核,主要面向熟練掌握少林功夫的文化中心、武館負責人及教練開展。通過歐洲少林聯合會前期的宣傳介紹,此次培訓認證在歐洲各文化中心、武館得到了極高的認可,共有29處文化中心和武館負責人、教練參與培訓認證。

通過此次培訓認證,學員一致反映少林功夫段品制的研發和推廣,是少林功夫在海外弘揚少林文化的重要基礎,能夠讓更多的少林功夫愛好者能夠更系統、更科學的練習少林功夫。同時,其認證證書極大的提了高練習者的動力和增強其榮譽感、歸屬感。

在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之余,延沛法師、延體法師、延燁法師與歐洲少林聯合會秘書長延良法師一同,走訪了西班牙、瑞士、匈牙利、德國、斯洛伐克、法國、意大利多個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館,受到了各中心和武館的熱烈歡迎。僧團代表與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了各中心不同的背景和發展經歷,聽取他們在推廣少林文化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共同交流在今后的弘揚工作中還需要什么樣的支持。同時,各中心、武館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見面交流活動,讓更多的歐洲少林弟子直觀的了解和感受到了少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11月3日至11月25日,為期23天的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圓滿結束,期間僧團走訪了多個歐洲少林文化中心。大家對少林功夫段品制非常的認可,認為這是少林功夫推廣弘揚的基石,并且更期待少林禪弓、少林短棍等相關課程的研發和推廣,幫助各中心、武館增加相關課程,進一步地豐富少林功夫的內容。同時,以禪、武、醫為核心的少林文化也需要同步發展,特別是禪修和禪醫,各中心武館非常期待寺院能有更多的相關人才輸出。也非常期盼寺院能每年派遣僧團進行交流訪問,停留更多的時間給予指導和幫助。

讀者來信

《禪露》編輯部:

尊敬的編輯大德吉祥!我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同時也是《禪露》的忠實讀者,我也曾拜訪過《禪露》編輯部,感謝你們的熱情接待,并且耐心地解答了我很多佛學修行上的疑惑,讓我堅定了學佛的信念,并且對以后的佛法修行之路更加充滿信心。

《禪露》編輯部的門口有一個小結緣處,我經常在那邊將印刷好的《禪露》帶回家認真品讀,讀完后還會再放回結緣處,讓更多的佛弟子能夠讀到。再次感謝《禪露》編輯部的大德們,你們弘揚佛法的虔誠發心,定能讓佛法的智慧惠及人間。阿彌陀佛!

居士:劉禮仁

2022年11月8日

 

編輯部回復:

劉居士您好!收到您的來信,編輯部的同仁們都很開心,我們非常歡迎您之前的來訪,能和信眾、讀者們面對面地溝通和交流,也是我們的榮幸。不論您是通過對話獲得了一些佛法智慧,還是在《禪露》上得到了片刻的清凈,對我們來說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值得贊嘆。祝愿劉居士在之后的佛法修學之路上一片坦途,早日獲得清凈與智慧!

 

 

《禪露》編輯部:

尊敬的編輯老師,您好!最近有機會閱讀到《禪露》,拜讀后從中受益匪淺。《禪露》圖文并茂,樸實無華,所選文章通俗易懂,雅俗共賞,不僅是初級學佛者的指南,也是佛學研究者的有益參考資料。對于學佛者而言,《禪露》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佛教文化讀本。

我希望能夠收藏每一期的《禪露》,并時常拜讀其中的佳作。祝愿編輯部的各位老師六時吉祥,身心康泰!盼能慈悲惠寄,不勝感恩。


居士: 王歡

2022年12月12日

 

編輯部回復:

王居士您好!近年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少林寺長時間處于暫停對外開放狀態。為了節省各項開支,《禪露》的印刷量也大幅減少,只能給當期作者及以前結緣的固定讀者郵寄。如果您希望閱讀到《禪露》,可登陸少林寺官方網站(www.djsdh.xyz),自行瀏覽《禪露》各期電子版。

再次感謝您對《禪露》的喜愛和護持,愿您六時吉祥,法喜充滿!

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歐洲培訓認證工作專題

少林文化是少林僧團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宗教土壤條件下創造的,以禪宗文化為核心,以禪修、禪武、禪醫為表現形式的獨特文化現象。少林文化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之中,形成了崇尚和諧、包容互鑒、多元共存和共生的優秀品格,歷史上曾對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產生過重要的影響,是我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之一。少林文化歷經一千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已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在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背景下,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也需要向世界介紹自己,將中國傳統宗教文化價值和時代精神兼備的“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理念與智慧貢獻于世界和平,是中國佛教的歷史使命與時代要求。

少林功夫作為少林文化的代表,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段品制”作為評價習練者少林功夫水平的等級制度,旨在通過標準化的少林功夫段品制技術體系的建立,推動少林功夫的傳播,提升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少林功夫段品制的推廣,可以使少林功夫的愛好者們更好地了解少林功夫的歷史與文化傳承,更好地認知少林功夫的內涵,更為系統而科學地習練少林功夫,更好地通過習練少林功夫達到強身健體、修養身心及文化交流的功用。少林功夫段品制的建立,規范了少林功夫學練體系和技術等級評價標準,設立九段九品的“段品制”。段位由低至高依次為一段至九段,品階由低至高依次為一品至九品。學員通過考核評審后,逐級晉段(品)。

少林功夫段品制經過數年的研發,已形成了完整的教材、教學方法、師資和考評機制。在國內進行了多年實際教學考評,完善了相關內容,累積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國內已有近4000人次參與并通過了相關考評。2022年8月24日,歐洲少林聯合會召開會議,決定由寺院派遣僧團代表,前往歐洲開展少林功夫段品制的培訓與認證工作。

2022年11月3日,少林寺派遣延沛法師、延體法師及延燁法師抵達歐洲,與歐洲少林聯合會秘書長延良法師一同,在奧地利維也納少林文化中心開展為期兩周的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工作。經過11月5、6日及12、13日四天的緊張培訓和嚴格考核,來自奧地利、斯洛伐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法國、意大利、希臘、英國、瑞士、波蘭、荷蘭、瑞典13個國家的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館中心負責人、教練共152人次參加了本次培訓,并通過考核,取得了相應的段位認證。

本次少林功夫培訓認證工作,用了四天的時間完成一至四段的學習考核,主要面向熟練掌握少林功夫的文化中心、武館負責人及教練進行。通過歐洲少林聯合會前期的宣傳,此次培訓認證工作在歐洲各少林文化中心、武館得到了極高的認可,共有29處文化中心和武館負責人、教練參與培訓認證。

通過此次培訓認證,學員們一致反映少林功夫段品制的研發和推廣,是少林功夫在海外弘揚少林文化的重要基礎,能夠讓更多的少林功夫愛好者更系統、更科學地修習少林功夫。同時,通過證書認證,極大地提高了練習者的動力,增強其榮譽感和歸屬感。


熱烈歡迎少林僧團代表蒞臨


延沛法師介紹少林功夫段品制


延體法師、延燁法師現場教學


嚴格考評


在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之余,延沛法師、延體法師、延燁法師與歐洲少林聯合會秘書長延良法師一同,走訪了西班牙、瑞士、匈牙利、德國、斯洛伐克、法國、意大利等多個少林文化中心及武館,受到熱烈歡迎。少林僧團代表與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地溝通和交流,了解了各中心不同的背景和發展經歷,聽取了他們在推廣少林文化過程中總結的經驗,探討在今后的工作中還需要如何支持。同時,各中心、武館安排了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讓更多歐洲少林弟子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到少林文化的博大精深。


11月7日,少林僧團代表在西班牙馬德里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8日,少林僧團代表在西班牙少林寺交流。


11月9日,少林僧團代表在瑞士少林寺交流。


11月10,少林僧團代表在瑞士蘇黎世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11日,少林僧團代表到訪匈牙利禪武聯盟總會。


11月14日,少林僧團代表到訪德國凱塞斯勞滕少林文化中心。


11月14日,少林僧團代表在德國科隆少林文化中心互動交流。


11月15日,少林僧團代表訪問德國杜塞爾多夫少林文化中心。


11月16日,少林僧團代表到訪斯洛伐克布魯茲諾,與當地市長及議員愉快交流。


11月17日,少林僧團代表在斯洛伐克,與當地少林弟子們互動交流。


11月19日,少林僧團代表到法國巴黎黑白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20日,少林僧團代表到意大利西西里島少林文化中心交流。


11月21日,少林僧團代表在意大利威尼斯少林文化中心互動交流。


結束語——

從2022年11月3日至11月25日,為期23天的2022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訓認證工作圓滿結束。期間,少林僧團代表走訪了多個歐洲少林文化中心。大家對少林功夫段品制非常認可,認為這是少林功夫推廣弘揚的基石,并期待少林禪弓、少林短棍等相關課程的研發和推廣工作盡快落地,幫助各中心、武館增加相關課程,豐富少林功夫的教學內容。

同時,以禪、武、醫為核心的少林文化也需要同步發展,特別是禪修和禪醫,各中心、武館非常期待少林寺能派遣更多僧才出訪、教學,也非常期盼少林寺每年都能派遣僧團代表到各國訪問、交流,能停留更多的時間,給予各中心、武館以指導和幫助。